[发明专利]新型喹唑啉氮芥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肿瘤治疗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5355.0 | 申请日: | 201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3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齐传民;王潇;李石磊;贺勇;陈玉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39/94 | 分类号: | C07D239/94;C07D405/12;C07D405/1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新型喹唑啉氮芥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一端具有氮芥烷化基团;另一端具有6,7-取代的喹唑啉结构,取代基R1位于喹唑啉母体4位上,为2-、3-、4-的氮芥基团;取代基R2、R3分别位于喹唑啉母体的6,7位上,为甲氧乙氧基、甲氧基、吗啡啉丙氧基、3-四氢呋喃氧基及羟基。结构如式A。实验表明,该类化合物能造成DNA的交联,是一种双功能烷化剂。体内抗肿瘤活性实验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活性。不仅如此,该类化合物还具有氮芥类药物所没有的优势,即毒性较小。同时,该类化合物易于合成,总产率较高。种种优势,显示此类化合物具有成为肿瘤治疗药物的巨大潜力。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喹唑啉氮芥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肿瘤 治疗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喹唑啉氮芥类化合物,用于肿瘤治疗,其特征在于:一端具有氮芥烷化基团;另一端具有6,7-取代的喹唑啉结构,取代基R1位于喹唑啉母体4位上,为2-、3-、4-的氮芥基团;取代基R2、R3分别位于喹唑啉母体的6,7位上,为甲氧乙氧基、甲氧基、吗啡啉丙氧基、3-四氢呋喃氧基及羟基。结构如式A:
式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0535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百节虫疮疡膏
- 下一篇:用作上蓝剂的双偶氮着色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