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微等离子体液体处理工艺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1958.8 | 申请日: | 201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1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平;张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民族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30 | 分类号: | C02F1/30;C02F1/78;C02F1/50;C02F1/4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陈红燕 |
地址: | 1166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微等离子体液体处理工艺及装置,借助光纤管均匀排列并在其内通气,利用大气压放电在微孔光纤管口或端头产生等离子体,所述等离子体面积可微控,并具有良好等离子体与处理材料接触面积,可明显提高处理效果,大大提高能量利用率。利用这种使用光纤约束放电气体实现大气压下在液体中产生微等离子体来对被污染的液体样品进行处理,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气体利用率高,放电方式简单,无需复杂的真空设备,设备成本低,杀菌效率高,能量消耗低。 | ||
搜索关键词: | 纤微 等离子体 液体 处理 工艺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光纤微等离子体液体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一个或多个并连的高压电极分别插置于带有通孔的微孔光纤内,光纤的内径大于所述高压电极的直径;所述光纤一端插置和连通于气腔上,另一端连同其内的高压电极插入待处理液体液面之下,悬空于所述液体内的地电极上方;(2)连接电源:将高压电极连接于交流高压电源上,电压的峰峰值为6~36KV,频率在5KHz~15KHz,地电极置于待测液体中;(3)通气:放电气体通过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经入气口进入气腔,并进而通过微孔光纤的微孔到达待处理液面下,通气一段时间,一般10‑20s;(4)大气压条件下放电:打开电源,在大气压条件下,进行高压放电10s以上,微孔光纤在其液面下的端口处产生等离子体;大气压下微等离子体空间尺度最低为30‑50μ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民族学院,未经大连民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0195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用渗透环氧树脂防水涂料
- 下一篇:一种原料卷与卷筒对中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