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孔径粒径可调的二氧化硅介孔球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6905.4 | 申请日: | 201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2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茹;张洪题;施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3/18 | 分类号: | C01B3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曾人泉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纳米生物材料技术领域,是一种孔径粒径可调的二氧化硅介孔球的制备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其制备步骤包括:①按比例混合去离水、氨水及无水乙醇;②按比例混合长链有机硅烷与正硅酸乙酯;③将步骤②的混合物滴入步骤①的混合物并搅拌;④离心分离、乙醇洗涤;⑤干燥;⑥煅烧后得产物;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在步骤①中调节水与无水乙醇的比例可调节二氧化硅介孔球在2.0nm~4.6nm范围的孔径;在步骤②中改变硅源的用量可调节二氧化硅介孔球在80~300nm范围内的粒径;本发明制备的二氧化硅介孔球具有较窄的孔径和粒径的分布,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药物装载及释放性,在生物医学领域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孔径 粒径 可调 二氧化硅 介孔球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孔径粒径可调的二氧化硅介孔球的制备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利用长链硅烷与正硅酸乙酯共沉淀制备孔径粒径可调的二氧化硅介孔球,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1)按比例混合水、氨水及乙醇先依次将水、氨水及乙醇按照摩尔比1:0.15~0.20:0.7~3.9混合均匀;(2)按比例混合长链有机硅烷与正硅酸乙酯将长链有机硅烷(C18TMS)与正硅酸乙酯(TEOS)按摩尔比为1:4.5~5.0进行混合; (3)将步骤(2)的混合物滴入步骤(1)的混合物并搅拌将步骤(2)长链有机硅烷与正硅酸乙酯的混合物逐滴加入在步骤(1)的混合液中,用量应保证水与硅的摩尔比在1:0.00125~0.0056之间;在室温条件下搅拌4小时;(4)离心分离、乙醇洗涤将步骤(3)所得的产物进行离心分离,将所得的白色产物用乙醇洗涤3次;(5)干燥将步骤(4)用乙醇洗涤后的白色产物在80~100℃下干燥8~12小时;(6)煅烧后得产物将步骤(5)干燥后的白色产物在550℃的高温下煅烧6小时,获得所述孔径粒径可调的二氧化硅介孔球;可将产物干燥保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9690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织物漂白煮漂同浴法
- 下一篇:提高光刻胶膜与衬底表面粘合度的装置及其应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