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镀锌带钢边部厚度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1263.0 | 申请日: | 201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1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洪;樊华;于丹;王飞龙;邓澄;熊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14 | 分类号: | C23C2/14;C23C2/2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杨冬 |
地址: | 61706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有效控制热镀锌带钢的带钢基板边部厚度,从而避免热镀锌钢卷喇叭状缺陷的热镀锌带钢边部厚度控制方法,使用普通气刀对经过热镀锌锌锅的带钢进行吹扫,但在轧制过程中采用具有特定辊型曲线的工作辊对带钢基板进行轧制,达到带钢基板轧制时由边部向中间的厚度变化与镀锌时镀锌层由边部向中间的厚度变化相互补,从而使得镀锌后热镀锌带钢由边部向中间的厚度均匀,解决了热镀锌钢卷由于带钢边部锌层增厚形成喇叭状缺陷的问题,主要用于热镀锌钢板冷轧机。 | ||
搜索关键词: | 镀锌 带钢 厚度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热镀锌带钢边部厚度控制方法,热镀锌带钢由带钢基板(4)及其镀锌层(5)组成,使用普通气刀对经过热镀锌锌锅的带钢进行吹扫,其特征是:在轧制过程中,采用具有如下辊型曲线的工作辊(3)对带钢基板(4)进行轧制,所述工作辊(3)的辊型曲线函数为:
式中,r(x)表示工作辊的实际半径,x表示由工作辊一端开始的距离,Rw表示轧机工作辊名义半径,L表示工作辊辊身长度,B为轧制带钢基板的宽度,α、δ为工作辊辊型曲线参数,0<α<10,0<δ<1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7126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化学处理;金属材料的扩散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金属材料腐蚀或积垢的一般抑制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 用熔融态覆层材料且不影响形状的热浸镀工艺;其所用的设备
C23C2-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上镀覆
C23C2-04 .以覆层材料为特征的
C23C2-14 .过量熔融覆层的除去;覆层厚度的控制或调节
C23C2-26 .后处理
C23C2-30 .熔剂或融态槽液上的覆盖物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 用熔融态覆层材料且不影响形状的热浸镀工艺;其所用的设备
C23C2-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上镀覆
C23C2-04 .以覆层材料为特征的
C23C2-14 .过量熔融覆层的除去;覆层厚度的控制或调节
C23C2-26 .后处理
C23C2-30 .熔剂或融态槽液上的覆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