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肌醇六磷酸酶、编码它们的核酸及制备和使用它们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80043087.9 申请日: 2007-09-21
公开(公告)号: CN101541822A 公开(公告)日: 2009-09-23
发明(设计)人: B·斯蒂尔;M·迪凯克;K·克兰;A·特瑞福泽;T·托达罗;A·索尔巴克;F·艾尔-福拉;A·阿尔瓦拉多;G·弗雷 申请(专利权)人: 维莱尼姆公司
主分类号: C07H21/02 分类号: C07H21/02;A61K48/00;C07H21/04;C12N5/00;A01N63/00;C12N5/02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赵蓉民;陈建芳
地址: 美国加利***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的发明名称是肌醇六磷酸酶、编码它们的核酸及制备和使用它们的方法。本发明涉及肌醇六磷酸酶、编码它们的多核苷酸、本发明的多核苷酸和多肽的应用、以及这类多核苷酸和多肽的产生和分离。特别是,本发明提供了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肌醇六磷酸酶活性的多肽,和暴露于高温后保持活性的肌醇六磷酸酶。本发明的肌醇六磷酸酶除了在更高的温度下,在低温下也可以是耐热的和/或热稳定的。本发明的肌醇六磷酸酶可被用在食品中以改善富肌醇六磷酸成分的饲养价值。本发明的肌醇六磷酸酶可被配制为例如帮助肌醇六磷酸消化的食物或饲料或补充剂。本发明的食物和饲料可以是粒料、液体、粉末等形式。在一个方面,本发明的肌醇六磷酸酶在粒化期间对热变性稳定;并且这减少肌醇六磷酸酶产品的成本,同时保持体内功效和在饲料中检测到活性。
搜索关键词: 肌醇六 磷酸酶 编码 它们 核酸 制备 使用 方法
【主权项】:
1.分离的、合成的或重组的核酸,所述核酸包含(a)(i)核酸序列,其编码具有肌醇六磷酸酶活性的多肽并且与SEQ ID NO:1具有至少95%、96%、97%、98%或99%或更高的序列同一性,并且包含对SEQ IDNO:1的至少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九个、十个、十一个、十二个、十三个或全部十四个核苷酸碱基对序列修饰,其选自:位置139到141的核苷酸是TTT或TTC;位置289到291的核苷酸是GTT、GTC、GTA或GTG;位置289到291的核苷酸是GAA或GAG;位置406到408的核苷酸是CAT或CAC;位置475到477的核苷酸是GTT、GTC、GTA或GTG;位置475到477的核苷酸是GAA或GAG;位置487到489的核苷酸是CGT、CGC、CGA、CGG、AGA或AGG;位置490到492的核苷酸是CGT、CGC、CGA、CGG、AGA或AGG;位置502到504的核苷酸是CGT、CGC、CGA、CGG、AGA或AGG;位置535到537的核苷酸是CGT、CGC、CGA、CGG、AGA或AGG;位置676到678的核苷酸是GAT或GAC;位置697到699的核苷酸是TGG;位置823到825的核苷酸是GTT、GTC、GTA或GTG;位置865到867的核苷酸是GCT、GCC、GCA或GCG;位置1045到1047的核苷酸是TAT或TAC;和位置1087到1089的核苷酸是CCA、CCC、CCG或CCT;(ii)核酸序列,其编码具有肌醇六磷酸酶活性的多肽并且与SEQ ID NO:1具有至少95%、96%、97%、98%或99%的序列同一性,并且包含对SEQ ID NO:1的至少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九个、十个、十一个、十二个、十三个或全部十四个核苷酸碱基对序列修饰,其选自:位置139到141的等同位置的核苷酸是TTT或TTC;位置289到291的等同位置的核苷酸是GTT、GTC、GTA或GTG;位置289到291的等同位置的核苷酸是GAA或GAG;位置406到408的等同位置的核苷酸是CAT或CAC;位置475到477的等同位置的核苷酸是GTT、GTC、GTA或GTG;位置475到477的等同位置的核苷酸是GAA或GAG;位置487到489的等同位置的核苷酸是CGT、CGC、CGA、CGG、AGA或AGG;位置490到492的等同位置的核苷酸是CGT、CGC、CGA、CGG、AGA或AGG;位置502到504的等同位置的核苷酸是CGT、CGC、CGA、CGG、AGA或AGG;位置535到537的等同位置的核苷酸是CGT、CGC、CGA、CGG、AGA或AGG;位置676到678的等同位置的核苷酸是GAT或GAC;位置697到699的等同位置的核苷酸是TGG;位置823到825的等同位置的核苷酸是GTT、GTC、GTA或GTG;位置865到867的等同位置的核苷酸是GCT、GCC、GCA或GCG;位置1045到1047的等同位置的核苷酸是TAT或TAC;和位置1087到1089的等同位置的核苷酸是CCA、CCC、CCG或CCT;(iii)多核苷酸,其编码多肽,所述多肽具有肌醇六磷酸酶活性并且具有包含对SEQ ID NO:2的至少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九个、十个、十一个、十二个、十三个或全部十四个氨基酸残基修饰的序列,所述氨基酸残基修饰选自: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47的氨基酸丙氨酸被改为苯丙氨酸;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97的氨基酸半胱氨酸被改为缬氨酸;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97的氨基酸半胱氨酸被改为谷氨酸;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136的苏氨酸的等同位置的氨基酸被改为组氨酸;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159的氨基酸天冬酰胺被改为缬氨酸;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159的氨基酸天冬酰胺被改为谷氨酸;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163的苏氨酸的等同位置的氨基酸被改为精氨酸;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164的氨基酸天冬氨酸被改为精氨酸;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168氨基酸谷氨酸被改为精氨酸;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179的氨基酸甘氨酸被改为精氨酸;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226的氨基酸半胱氨酸被改为天冬氨酸;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233的氨基酸缬氨酸被改为色氨酸;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275的氨基酸谷氨酰胺被改为缬氨酸;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289的氨基酸精氨酸被改为丙氨酸;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349的氨基酸苏氨酸被改为酪氨酸;和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363的氨基酸亮氨酸被改为脯氨酸;(iv)多核苷酸,其编码多肽,所述多肽具有肌醇六磷酸酶活性并且具有包含对SEQ ID NO:2的至少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九个、十个、十一个、十二个、十三个或全部十四个氨基酸残基修饰的序列,所述氨基酸残基修饰选自: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47的丙氨酸的等同位置的氨基酸被改为苯丙氨酸;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97的半胱氨酸的等同位置的氨基酸被改为缬氨酸;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97的半胱氨酸的等同位置的氨基酸被改为谷氨酸;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136的苏氨酸的等同位置的氨基酸被改为组氨酸;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159的天冬酰胺的等同位置的氨基酸被改为缬氨酸;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159的天冬酰胺的等同位置的氨基酸被改为谷氨酸;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163的苏氨酸的等同位置的氨基酸被改为精氨酸;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164的天冬氨酸的等同位置的氨基酸被改为精氨酸;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168的谷氨酸的等同位置的氨基酸被改为精氨酸;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179的甘氨酸的等同位置的氨基酸被改为精氨酸;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226的半胱氨酸的等同位置的氨基酸被改为天冬氨酸;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233的缬氨酸的等同位置的氨基酸被改为色氨酸;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275的谷氨酰胺的等同位置的氨基酸被改为缬氨酸;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289的精氨酸的等同位置的氨基酸被改为丙氨酸;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349的苏氨酸的等同位置的氨基酸被改为酪氨酸;和SEQ ID NO:2的氨基酸位置363的亮氨酸的等同位置的氨基酸被改为脯氨酸;或(v)(i)或(ii)的核酸(多核苷酸)序列,其中所述序列同一性通过运用序列比较算法的分析或通过视觉观察来确定,并且任选地,所述序列比较算法是BLAST 2.2.2版本算法,其中过滤设置被设置为blastall-p blastp-d“nr pataa”-F F,而所有其它选项被设置为缺省;(b)(a)的核酸(多核苷酸)序列,其编码具有肌醇六磷酸酶活性但缺乏信号序列或前蛋白序列的多肽,或同源启动子序列;(c)(a)或(b)的核酸(多核苷酸),其编码具有肌醇六磷酸酶活性并进一步包含异源氨基酸序列的多肽,或者(a)或(b)的核酸(多核苷酸)序列包含异源核苷酸序列;(d)(c)的核酸(多核苷酸),其中所述异源氨基酸序列包含编码异源(前导)信号序列、或者标签或表位的序列或由编码异源(前导)信号序列、或者标签或表位的序列组成,或者所述异源核苷酸序列包含异源启动子序列;(e)(c)或(d)的核酸(多核苷酸),其中所述异源核苷酸序列编码异源(前导)信号序列,所述异源(前导)信号序列包含N-末端和/或C-末端延伸,或所述异源(前导)信号序列由N-末端和/或C-末端延伸组成,用于靶向内质网(ER)或内膜,或靶向植物内质网(ER)或内膜系统,或所述异源序列编码限制性位点;(f)(d)的核酸(多核苷酸),其中所述异源启动子序列包括组成型或诱导型启动子、细胞类型特异性启动子、或植物特异性启动子或玉米特异性启动子,或由组成型或诱导型启动子、细胞类型特异性启动子、或植物特异性启动子或玉米特异性启动子组成;(g)(a)到(f)的任一项的核酸(多核苷酸),其中所述肌醇六磷酸酶活性包括:催化在饲料、食品或饮料,或包含基于谷物的动物饲料、麦芽汁或啤酒、面团、水果或蔬菜的饲料、食品或饮料中的肌醇六磷酸的水解;或,催化在微生物细胞、真菌细胞、哺乳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中的肌醇六磷酸的水解;或者,肌醇六磷酸酶活性包括催化肌醇六磷酸(肌-肌醇-六磷酸)为肌醇和无机磷酸;或,水解肌醇六磷酸(肌-肌醇-六磷酸);(h)(a)到(g)的任一项的核酸(多核苷酸),其中所述肌醇六磷酸酶活性是热稳定的,或所述多肽在包括如下温度范围的条件下保持肌醇六磷酸酶活性:约-100℃至约-80℃、约-80℃至约-40℃、约-40℃至约-20℃、约-20℃至约0℃、约0℃至约37℃、约0℃至约5℃、约5℃至约15℃、约15℃至约25℃、约25℃至约37℃、约37℃至约45℃、约45℃至约55℃、约55℃至约70℃、约70℃至约75℃、约75℃至约85℃、约85℃至约90℃、约90℃至约95℃、约95℃至约100℃、约100℃至约105℃、约105℃至约110℃、约110℃至约120℃,或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或更高温度;或(i)(a)到(g)的任一项的核酸(多核苷酸),其中所述肌醇六磷酸酶活性是耐热的,或所述多肽在暴露于如下范围内的温度之后保持肌醇六磷酸酶活性:约-100℃至约-80℃、约-80℃至约-40℃、约-40℃至约-20℃、约-20℃至约0℃、约0℃至约37℃、约0℃至约5℃、约5℃至约15℃、约15℃至约25℃、约25℃至约37℃、约37℃至约45℃、约45℃至约55℃、约55℃至约70℃、约70℃至约75℃、约75℃至约85℃、约85℃至约90℃、约90℃至约95℃、约95℃至约100℃、约100℃至约105℃、约105℃至约110℃、约110℃至约120℃,或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或更高温度;(j)(h)或(i)的任一项的核酸,其中所述肌醇六磷酸酶多肽在如下酸性pH下是耐热的或热活性的:约pH 6.5、pH 6、pH 5.5、pH 5、pH 4.5、pH 4.0、pH 3.5、pH 3.0或更低pH,或所述肌醇六磷酸酶多肽在如下pH下是耐热的或热活性的:约pH 7、pH 7.5、pH 8、pH 8.5、pH 9、pH 9.5、pH 10、pH 10.5、pH 11.0、pH 11.5、pH 12.0或更高pH;(k)(h)或(i)的任一项所述的核酸,其中所述多肽在暴露于大约40℃到大约70℃之间或大约37℃到大约90℃之间或大于37℃到大约50℃、55℃、60℃、65℃、70℃、75℃、80℃、85℃、90℃或95℃或更高的范围的温度后,保持肌醇六磷酸酶活性;或者,所述多肽在大约40℃到大约70℃之间或大约37℃到大约90℃之间或大于37℃到大约50℃、55℃、60℃、65℃、70℃、75℃、80℃、85℃、90℃或95℃或更高的范围的温度内,保持肌醇六磷酸酶活性;(l)与(a)到(k)的任一项的核酸(多核苷酸)序列完全互补的核酸序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莱尼姆公司,未经维莱尼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8004308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5-醛基胞嘧啶的标记方法及其在单碱基分辨率测序中的应用-201710111600.9
  • 伊成器;朱晨旭;夏波 - 北京大学
  • 2017-02-28 - 2019-09-27 - C07H21/0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5‑醛基胞嘧啶的标记方法及其在单碱基分辨率测序中的应用,其中5‑醛基胞嘧啶的标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DNA或RNA样品;(2)将DNA或RNA样品与缓冲溶液、化合物R1‑CH2‑CN混合,得到标记反应体系;并使其中的化合物R1‑CH2‑CN与DNA或RNA分子中的5‑醛基胞嘧啶反应,从而实现5‑醛基胞嘧啶的标记;反应过程如下:其中,R1为紧邻着CH2基团的吸电子基团,优选为‑CN、更优选为‑CN;R为与5‑醛基胞嘧啶连接的DNA或RNA分子:所述标记反应体系的pH值为7.5‑9。基于此,本发明还提供了5‑醛基胞嘧啶测序分析方法,其可以在单细胞水平上进行,并实现单碱基分辨率水平的测序。
  • 锆基金属有机骨架作为碱性磷酸酶模拟酶的应用-201910428038.1
  • 沈健;古志远;徐铭 - 南京师范大学
  • 2019-05-22 - 2019-09-13 - C07H21/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锆基金属有机骨架作为碱性磷酸酶模拟酶的应用,通过精确的pH控制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可用于在水相中有效模拟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水解其相应的底物。与生物酶相比,MOFs仿生催化剂合成方法简单,大大减少了生产成本,性质稳定,能在室温下长久存放,并且由于MOFs的结构和功能可调,合成不同结构的MOFs可以模拟不同功能的酶,可用于代替酶进行传感和酶联免疫等,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同时本发明通过反应前的pH活化和反应过程中的pH精密调控能有效的控制这类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使模拟酶的性质更接近于生物酶,为设计合成用于仿生催化的非均相催化剂提供了一个新方向,具有重大意义。
  • 一种寡聚核苷酸的纯化方法及应用-201610721169.5
  • 陈平;王翔;胡华友;支三军 - 淮阴师范学院
  • 2016-08-25 - 2019-09-13 - C07H21/0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经DNA合成仪合成的寡聚核苷酸进行纯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C18反相柱或固相萃取纯化柱对粗DNA进行纯化,其中以非极性键合硅胶或弱极性键合硅胶为固定相或使用寡聚核苷酸固相萃取纯化柱填料为载体,以乙腈/水,和/或浓氨水,和/或去离子水,和/或三氟乙酸,为流动相进行洗脱纯化,收集目的寡聚核苷酸溶液,将所收集的DNA溶液进行浓缩。通过本方法纯化得到的寡聚核苷酸纯度高,收率高,并且本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
  • 一种48通道大规模合成板-201821375048.0
  • 朱中亚 - 江苏领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8-24 - 2019-07-09 - C07H21/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48通道大规模合成板,包括一外凹板和一内凸板;所述的内凸板安装在外凹板的上端使整体合成板呈凸形结构;并且所述的外凹板的下端设置有向上端凹陷设置的槽体;而该槽体的上端面又向上延伸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注射器槽孔;该注射器槽孔与槽体连通并延伸至内凸板中,并且每一注射器槽孔的上端面还均设置有一针头槽孔,该针头槽孔与注射器槽孔相连通并贯穿到内凸板的上端面。本装置整体结构分区设计,注射器分区安装,可根据实际情况安装不同数量的注射器,而且整体结构在比较小巧的情况下可放置多组注射器,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 具有同位素的磷酸化合物的制造方法-201711002541.8
  • 滨崎智洋;大木忠明 - 株式会社博纳克
  • 2012-05-07 - 2018-03-06 - C07H21/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同位素的磷酸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为具有同位素的磷酸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含氧化工序通过将三价磷化合物用包含同位素的氧化剂进行氧化而合成导入有前述同位素的五价的磷酸化合物。本发明优选适用于例如DNA和RNA等核酸的合成。前述同位素优选为稳定同位素。前述氧化剂优选为例如具有H218O、34S的3H‑1,2‑苯并二硫醇3‑酮‑1,1‑二氧化物;具有10B的二异丙基乙基胺‑硼烷复合物。
  • 一种高效植物多糖多酚小RNA提取方法-201710369428.7
  • 戴勤;王冬梅;李慧珍 - 芜湖欧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2017-05-23 - 2017-08-18 - C07H21/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植物多糖多酚小RNA提取方法,包括制备提取基材,制备提取液,一次离心作业,二次离心作业及提纯等五个步骤。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简便且操作效率高,一方面可极大的提高多糖多酚小RNA提取做的工作效率和纯度,降低提取作业的工作成本及提取作业中污染性原料的使用量,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方法便于掌握,操作控制精度高,可有效的提高多糖多酚小RNA提取作业的规范性和标准型,便于多糖多酚小RNA提取作业技术的交流和经验积累。
  • CD83在联合治疗中的用途-201410370758.4
  • C·尼科莱特;S·布兰德;Z·钟;H·王;J·阿尔普;S·拉姆查兰;M·L·巴罗雅 - 阿哥斯医疗公司
  • 2007-08-16 - 2017-04-12 - C07H21/02
  • 本发明涉及改进的抑制和/或预防不希望有的免疫应答的方法,包括使用CD8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对受试者共施用CD83和至少一种其它免疫抑制化合物。本发明也提供了产生致耐受性树突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的方法。这些细胞可以用来在体外产生用于治疗目的的另外的细胞,或它们可以用来在体内抑制和/或预防不希望有的免疫应答。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用来预防或减少自身免疫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可以用来诱导对于至少一种诸如治疗性蛋白质或移植组织的治疗性组合物的耐受性。
  • 一种合成双核苷四磷酸以及P2,P3-(双卤代)亚甲基双核苷四磷酸的方法-201410140253.9
  • 孙麒;龚珊珊;孙剑;刘思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2014-04-10 - 2017-01-11 - C07H21/02
  •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领域,具体为一种合成双核苷四磷酸以及P2,P3‑(双卤代)亚甲基双核苷四磷酸的方法,以核苷磷酰哌啶为核苷磷酰供体,核苷三磷酸或b,g‑(双卤代)亚甲基核苷三磷酸为核苷磷酰受体,以4,5‑二氰基咪唑(DCI)为活化试剂,在大极性非质子化溶剂中反应;粗产物经过离子交换色谱纯化,分别得到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方法选用的核苷磷酰哌啶原料简单易得,在活化试剂的作用下,偶联反应速度快,产率高,副产物少,产物易分离。
  • 用以防治昆虫害虫的组合物和方法-201480027159.0
  • X.胡;J.普雷斯奈尔;N.里奇特曼;S.迪伊恩;M.范阿伦;L.普罗克 - 先锋国际良种公司;纳幕尔杜邦公司
  • 2014-03-14 - 2016-02-17 - C07H21/02
  • 本发明提供了采用沉默元件的方法和组合物,所述沉默元件在被害虫诸如鞘翅目植物害虫或叶甲属(Diabrotica)植物害虫摄取时能降低靶序列在所述害虫中的表达。本发明提供如下任何一者示出的各种靶多核苷酸:本文所公开的SEQ ID NO:(但不包括正向和反向引物)或它们的活性变体和片段、或它们的互补序列,其中所述序列中的一者或多者在所述靶害虫中的表达的降低能防治所述害虫(即,具有杀昆虫活性)。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本发明的所述沉默元件或它们的活性变体或片段的植物、植物部分、细菌和其他宿主细胞。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