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排气装置-CN201811167639.3有效
  • 宇都宫慧司;高垣仲矢;竹内正也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双叶产业株式会社
  • 2018-10-08 - 2020-10-27 - F01N13/08
  • 在本发明的内燃机的排气装置中,在使通常情况下的排气管内的排水性提高的同时,在车辆后方碰撞等时使排气管可靠地发生折弯变形。在内燃机的排气装置(1)中,在相当于流通有来自发动机(2)的废气的排气管(10)的下游端部的第二管(17)内,设置有成为尾管(13)的折弯变形的起点的脆弱部(30),并且,通过设置将第二管(17)内部划分为上下的分隔板(20),从而在分隔板(20)的下侧处形成有使滞留于排气管(10)内的水流通的下侧通道(7)。分隔板(20)被设置于弱部(30)的附近,并且被设置于在第二管(17)的轴向上不与脆弱部(30)重叠的位置处。
  • 内燃机排气装置
  • [发明专利]燃料电池系统-CN201910858950.0在审
  • 高垣仲矢;佐藤博道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9-09-11 - 2020-03-31 - H01M8/04029
  • 本发明获得一种即使使冷却燃料电池的制冷剂循环的泵的停止状态长期持续,也能抑制燃料电池启动时被判断为漏电的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具备:燃料电池;循环路径,其中循环有冷却燃料电池的制冷剂;泵,其被设置在循环路径上,并使制冷剂循环;散热器,其被设置在循环路径上,并将制冷剂的热散热;离子交换器,其被设置在循环路径上,并使制冷剂的绝缘电阻恢复;检测器,其被设置在循环路径上,并检测制冷剂的电导率;控制部,其与检测器及泵电连接,并至少控制泵的驱动,控制部在泵处于停止的状态下、且在根据由检测器检测出的电导率而求出的绝缘电阻成为特定值以下时,以使制冷剂穿过离子交换器的方式开始泵的驱动。
  • 燃料电池系统
  • [实用新型]消声装置-CN201320465014.1有效
  • 若月一稔;高垣仲矢;幸光秀之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3-07-31 - 2014-01-15 - F01N1/16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声装置(1)。该消声装置(1)具有被形成为向废气气流上游侧凸出的形状的开闭阀(20),该开闭阀(20)的迎着废气气流上游侧的部位形成有曲面部(20d),构成该曲面部(20d)的曲面的半径为废气气流上游侧的排气通道的内径(d)的三分之一以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够增大消声量。
  • 消声装置
  • [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消音装置-CN201180060978.1有效
  • 若月一稔;高垣仲矢;幸光秀之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1-12-15 - 2013-08-28 - F01N1/02
  • 一种用于车辆的消音装置,包括:具有扁平截面形状的消音器(1、20、30、40);入口管(7、26、36、46);出口管(8、27、37、47);以及将消音器(1、20、30、40)的内部划分成多个消音室的至少一个隔板(2、3;21、22;31、32;41、42)。所述至少一个隔板(2、3;21、22;31、32;41、42)中的每个隔板具有至少一个连通孔。在消音器(1、20、30、40)内,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孔、入口管(7、26、36、46)的开口以及出口管(8、27、37、47)的开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与消音器(1、20、30、40)的在消音器(1、20、30、40)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分离开与消音器(1、20、30、40)的宽度的一半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并且它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与消音器(1、20、30、40)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分离开与所述宽度的四分之一相等的长度的位置处。
  • 用于车辆消音装置
  • [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排气装置-CN200980162376.X有效
  • 高垣仲矢;若月一稔;幸光秀之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三五
  • 2009-11-09 - 2012-11-14 - F01N1/08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排气装置,其能够在降低重量的增大和制造成本的增加的同时,通过不需要复杂控制的简单的结构,来抑制由于排气尾管的气柱共鸣而使声压级增大的现象。所述内燃机的排气装置具有与排气尾管的中心轴(○)正交,并且以相对于中心轴向外周侧远离的方式而被安装在排气尾管的下游部(28B)上的摆动轴(43),并且,设置有通过只承接流通于排气尾管内的排气流,从而以使排气尾管的通道截面面积的大小可变的方式,以摆动轴为中心而进行摆动的摆动板(41),而且,在摆动板上设置有下部突出片(41b),所述下部突出片(41b)在排气尾管(28)内产生了气柱共鸣的情况下,于摆动板承接与发动机(21)的运转状态相对应的排气流量从而进行了摆动时,将排气尾管的通道截面面积收缩为最小。
  • 内燃机排气装置
  • [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排气装置-CN200980163190.6无效
  • 高垣仲矢;若月一稔;幸光秀之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09-12-28 - 2012-09-19 - F01N1/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排气装置,其能够废除以往所使用的副消声器而降低排气噪音,进而能够降低排气装置的重量,并且能够降低排气装置的制造成本。通过在尾管(40)的内部设置具有上游开口端(41a)以及下游开口端(41b)的内管(41),并使内管(41)的上游开口端(41a)从尾管(40)的内部向外侧突出而与共鸣室(38)连通,从而使该上游开口端(41a)通过划分出共鸣室(38)的消声器(27)的外壳(31)、端板(32)以及隔板(34)而被闭塞。
  • 内燃机排气装置
  • [发明专利]排气管部件及内燃机的排气装置-CN200980161594.1有效
  • 若月一稔;高垣仲矢;幸光秀之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09-09-24 - 2012-07-11 - F01N1/06
  •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气管部件及内燃机的排气装置,其能够在废弃一直以来所使用的消声器的同时,使被设置于排气管的一端部上的消音器小型化从而降低排气噪声,并能够降低排气装置的重量,且能够降低排气装置的制造成本。在排气尾管(28)上设置排气管部件(41),以构成排气尾管(28)的一部分,排气管部件(41)由中空构件(42)和短管(43)构成,其中,所述中空构件(42)以位于包含排气尾管(28)内产生的气柱共鸣的声压分布的节在内的区域中的方式,被连接在排气尾管(28)的轴线方向上,所述短管(43)在中空构件(42)的内部沿着排气尾管(28)的轴线方向以预定长度而延伸,并在上游端上具有开口端(43a),且在下游端上具有作为闭口端的底板(43b),所述闭口端位于气柱共鸣的驻波的声压分布的节处。
  • 排气管部件内燃机排气装置
  • [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排气装置-CN200980161155.0有效
  • 幸光秀之;高垣仲矢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09-08-28 - 2012-05-30 - F01N1/08
  • 提供无需在尾管夹装副消声器、或在尾管的上游开口端设置具有大容量的共鸣室的消音器,便能抑制因尾管的气柱共鸣导致声压级增大、能够减少重量、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的内燃机的排气装置,内燃机的排气装置具备将从内燃机(21)排出的废气排出到大气的排气管(28),排气管(28)具有与废气的排气方向上游侧的消音器(27)连接的上游开口端(28a)、及用于向大气排出废气的下游开口端(28b),在上游开口端(28a)以及下游开口端(28b)的至少一方与废气的排气方向相对而设置板(41),在板形成开口部(41d),在排气管(28)的周壁上的从板(41)朝轴线方向内侧离开的位置形成贯通孔(28e)。
  • 内燃机排气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