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多平台型接触网作业车用复合散热装置-CN202223294761.1有效
  • 郝春成;王士伟 - 新乡市鼎盛散热器有限公司
  • 2022-12-09 - 2023-01-24 - F15B21/0423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平台型接触网作业车用复合散热装置,涉及接触网作业车相关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液压马达、液压油冷却壳、液力传动油冷却壳和液力传动油温控阀,外壳的一侧固定有液压油冷却壳,液压油冷却壳的前方设置有液压油温控阀,外壳的前方设置有液压马达,外壳外侧固定有液力传动油冷却壳,液力传动油冷却壳内固定有L形挡板,液力传动油冷却壳前侧上部设置有液力传动油温控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壳、液压马达、液压油冷却壳、液力传动油冷却壳和液力传动油温控阀,解决了散热装置的安装布局困难且散热功率损耗较大和热机的时候无效热机的工作时间较长的问题。
  • 一种平台接触作业复合散热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电流变液及其制备方法-CN202210876746.3在审
  • 王立越;熊克思;李昌昊;于寿山;王宝祥;郝春成;陈克正 - 青岛科技大学
  • 2022-07-25 - 2022-10-18 - C10M171/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快速混合法生成聚苯胺微纳米颗粒原位生成MOF‑Ti类十面体核壳型电流变液,该电流变液是以MOF‑Ti基聚苯胺核壳型结构微纳米颗粒为分散相,以高绝缘性的二甲基硅油为连续相。复合颗粒采用两步法进行制备,首先以快速混合法制备出聚苯胺前驱体,后以水热法原为生成MOF‑Ti结构进行核壳包覆,最终获得MOF‑Ti基聚苯胺核壳型结构微纳米颗粒。所得材料充分利用了MOF‑Ti结构高的导电性能,提高材料整体的介电性能,又结合了聚苯胺良好的绝缘性能,控制了材料的漏电流大小,使材料具有优良的抗击穿能力。另外,聚苯胺和MOF‑Ti的低密度特性给予了材料更好的抗沉降性能。由流变曲线可以得到当聚苯胺加入量为0.2g时,剪切速率为0.1s‑1时,电流变效率高达299.69,并且具有很高的剪切粘度,证明该材料是一个十分出色的电流变材料。附图为以聚苯胺添加量为0.2g时所制备的MOF‑Ti基聚苯胺核壳型结构微纳米颗粒制备的电流变液的流变图。
  • 一种流变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确定体积压裂对应的压裂液流量方法-CN202011443963.0在审
  • 许建国;段永伟;于雪盟;赵晨旭;朱兆鹏;何慧;刘洪霞;郝春成;马高峰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2020-12-08 - 2022-06-10 - E21B43/26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确定体积压裂对应的压裂液流量方法,属于油气开采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所述不同的流量与井口压力的对应关系以及岩石闭合压力算法,确定目标油气储层中岩石的闭合压力;基于基准流量得到多个测试流量,分别以不同的测试流量向所述井中注入压裂液并检测井口压力,得到每个测试流量对应的井口压力;基于所述每个测试流量对应的井口压力与所述岩石的闭合压力,确定所述每个测试流量对应的静压力;基于所述目标油气储层的岩石的水平两向地应力差值与最大抗拉应力之和、以及所述每个测试流量对应的静压力,确定用于对目标油气储层进行体积压裂的目标流量。采用本申请能够得到准确的用于进行体积压裂的压裂液流量。
  • 确定体积对应压裂液流量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耐击穿高压电缆-CN202110124872.9有效
  • 李国倡;魏艳慧;梁萧剑;辛萌;郑元浩;郝春成;雷清泉 - 青岛科技大学
  • 2021-01-29 - 2022-05-17 - H01B7/02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耐击穿高压电缆,包括线芯和绝缘层,线芯和绝缘层之间设有内半导电屏蔽层,内半导电屏蔽层与绝缘层之间的界面处设有纳孔结构层,纳孔结构层的纳孔延伸方向垂直于电缆延伸方向。本申请提供的耐击穿高压电缆,内半导电屏蔽层与绝缘层的界面处为具有纳米级孔径的纳孔结构层,能够有效阻止内半导电屏蔽层与绝缘层的界面缺陷带来的界面放电,从而提高放电电压,大幅度提高电缆的耐击穿场强,提升电缆的电压等级。
  • 一种击穿高压电缆
  • [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级碳化硅单晶体的制备方法-CN202210034794.8在审
  • 郝春成;石礼锐 - 青岛科技大学
  • 2022-01-13 - 2022-04-15 - C30B29/36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级碳化硅单晶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等离子体设备为反应器,采用钨棒为阴极,硅碳棒为阳极,移动阳极,从阴极引出电弧,保持电弧稳定,通过高能电弧等离子体作用,利用等离子体能量高度集中的特征,使硅碳棒迅速蒸发,形成蒸汽,再利用周围冷却背景提供的高的温度梯度使蒸汽快速形核、凝聚,形成纳米级碳化硅单晶体。该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批量生产,得到的纳米碳化硅单晶体粉体颗粒小,分散性好,纯度高。
  • 一种纳米碳化硅单晶体制备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用散热器的压力保护结构-CN202122032300.6有效
  • 郝春成;王士伟 - 新乡市鼎盛散热器有限公司
  • 2021-08-26 - 2022-03-04 - F15B21/0423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车用散热器的压力保护结构,包括散热器芯体、上封头、下封头、旁路通道和直角插装阀组件,所述上封头通过氩弧焊焊接在散热器芯体的上端,上封头上设置有出油口,出油口设置为两组,下封头通过氩弧焊焊接在散热器芯体的下端,下封头上设置有进油口,进油口设置为两组,上封头的内腔和下封头的内腔分别设置有加强筋,所述散热器芯体的右侧并联有旁路通道,旁路通道的上端设置有阀座,阀座上安装有直角插装阀组件,旁路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下封头和上封头的内腔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构思新颖,不仅可以在系统压力高压时保护散热器,还可在设备启动时快速升温,减少热机时间。
  • 一种轨道散热器压力保护结构
  • [发明专利]一种C3-CN202111186654.4在审
  • 王宝祥;张博;李昌昊;郑昊男;陈漪;郝春成 - 青岛科技大学
  • 2021-10-12 - 2021-12-07 - C10M169/04
  • 本发明涉及一种C3N4/TiO2纳米复合颗粒电流变液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流变液的分散相是C3N4/TiO2纳米复合颗粒,采用两步法制备而成;所得C3N4具备疏松多孔的二维材料特征,负载TiO2纳米颗粒后形成一种C3N4/TiO2纳米复合颗粒;该材料与甲基硅油所配成的电流变液具有一些优异的特性,包括极强的电流变效应、很好的抗沉淀稳定性、电流密度低、化学稳定性好。附图中显示了C3N4/TiO2纳米复合颗粒电流变液在不同电场强度下其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关系。
  • 一种basesub
  • [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用油水热交换器的内漏预警结构-CN202120347557.8有效
  • 郝春成;张宏伟;王士伟 - 新乡市鼎盛散热器有限公司
  • 2021-02-07 - 2021-12-07 - F16H57/0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车用油水热交换器的内漏预警结构,包括冷却水封头腔、液力传动油封头腔、热交换区域、集流盒和液力传感器,冷却水封头腔共两组,两组冷却水封头腔之间设有热交换区域,热交换区域与冷却水封头腔连接处一侧左右两端均设有液力传动油封头腔,且热交换区域与冷却水封头腔连接处另一侧左右两端均设有集流盒,两组集流盒外侧设有液力传感器,内漏的液力传动油顺三角形缓冲区被引流到集流盒内,由于集流盒内腔压力远低于冷却水封头腔压力,可以保证液力传动油和冷却水两种介质不会因窜腔而交叉污染,同时通过集流盒底部的液压传感器,可以监控集流盒内是否存在内漏的液力传动油,并进行早期预警。
  • 一种轨道油水热交换器预警结构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