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89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集成电路铜互连结构及其制备方法-CN201310701169.5无效
  • 卢红亮;张远;耿阳;朱尚斌;孙清清;张卫 - 复旦大学
  • 2013-12-19 - 2014-04-23 - H01L23/532
  • 本发明属于微电子技术领域,具体为集成电路铜互连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Ru-N-Ti结构代替传统的TaN/Ta结构作为扩散阻挡层/粘附层/仔晶层。使用原子层沉积镀膜(ALD)方法制备出Rux(TiN)y薄膜,x,y的取值范围是0.05-0.95,x与y之和为1。通过调节Ru与TiN两者的比例,可以得到对Cu优秀的粘附能力和扩散阻挡能力。本发明可在高纵横比结构上生长出均匀非晶薄膜,获得的Ru-N-Ti结构可同时作为Cu的扩散阻挡层/粘附层/籽晶层,减少工艺步骤与薄膜器件的整体厚度,改善对Cu的扩散阻挡与粘附性能,提高铜互连的导电性能。
  • 一种集成电路互连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远程氢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制备超薄铜籽晶层的方法及其应用-CN201310714616.0无效
  • 卢红亮;耿阳;丁士进;张卫 - 复旦大学
  • 2013-12-22 - 2014-03-26 - H01L21/768
  •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远程氢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制备超薄铜籽晶层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将双(六氟乙酰丙酮)合铜吸附在扩散阻挡层上,清除多余双(六氟乙酰丙酮)合铜;将二乙基锌吸附在扩散阻挡层上,清除多余二乙基锌;重复上述步骤以达到超薄铜籽晶层的目标厚度;最后通入远程氢等离子体,进行表面处理。本发明采用ALD生长铜籽晶层,在较低的工艺温度下,可以有效地控制铜籽晶层的厚度,具有良好的沟槽填充性能;采用远程氢等离子体脉冲可与沉积薄膜中的杂质反应生成气体副产物并通过载气带离,从而提高沉积薄膜的质量,提高电镀铜与铜籽晶层的粘附特性,并保持其在集成电路铜互连应用中的可靠性。
  • 远程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制备超薄籽晶方法及其应用
  • [发明专利]在扩散阻挡层上制备超薄铜籽晶层的方法及其应用-CN201310503143.X无效
  • 卢红亮;耿阳;杨雯;孙清清;张卫 - 复旦大学
  • 2013-10-23 - 2014-02-12 - H01L21/768
  •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扩散阻挡层上制备超薄铜籽晶层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采用原子层沉积方式制备超薄铜籽晶层,包括如下步骤:将双(六氟乙酰丙酮)合铜吸附在扩散阻挡层上,气流量为100-500标准毫升毎分钟;再将二乙基锌吸附在扩散阻挡层上,气流量为100-500标准毫升毎分钟。其优点在于采用ALD方法来生长铜籽晶层,在较低的工艺温度下,每个生长周期只形成约为0.03~1nm左右厚度的薄膜,可以有效地控制铜籽晶层的厚度,具有良好的沟槽填充性能,提电镀铜与铜籽晶层的粘附特性,并保持其在集成电路铜互连应用中的可靠性,为22nm以下工艺技术节点提供了一种理想的互连工艺技术解决方案。
  • 扩散阻挡制备超薄籽晶方法及其应用
  • [发明专利]一种集成电路铜互连结构及其制备方法-CN201310235819.1无效
  • 卢红亮;张远;朱尚斌;耿阳;孙清清;张卫 - 复旦大学
  • 2013-06-16 - 2013-09-25 - H01L23/532
  • 本发明属于微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电路铜互连结构与制备方法。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Ru-N-Ta结构代替传统的TaN/Ta结构作为扩散阻挡层/粘附层/籽晶层。使用原子层沉积镀膜(ALD)方法制备出Rux(TaN)y薄膜,x,y的取值范围是0.05-0.95,x与y之和为1。通过调节Ru与TaN两者的比例,可以得到较好的Cu扩散阻挡能力和粘附能力。本发明的优点可在高深宽比结构上生长均匀非晶薄膜的特点,制备出Ru-N-Ta结构同时充当Cu扩散阻挡层/粘附层/籽晶层,大大减小薄膜厚度;可以改善Cu阻挡与粘附性能,减少工艺步骤,还可以提高铜互连的导电性能,为铜互连工艺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可行性方案。
  • 一种集成电路互连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利用ALD制备锗基MOS电容的方法-CN201110348900.1无效
  • 卢红亮;耿阳;孙清清;王鹏飞;张卫 - 复旦大学
  • 2011-11-08 - 2012-06-20 - H01L29/06
  •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原子层淀积(ALD)制备锗基MOS电容的方法。本发明步骤为:首先在Ge基衬底上进行快速热氧化处理,形成GeO2;然后在其上淀积高介电常数的HfO2作为栅介质,再制作电极,形成Ge基MOS电容。本发明采用快速热氧化处理方法在Ge基衬底表面形成一层高质量的GeO2,可防止Ge的扩散,减小缺陷电荷和界面态密度,改善界面特性;所淀积的HfO2介质层,厚度可精确控制性,保形性能优异,界面控制能力强,均匀性好。本发明可大大提高Ge基MOS电容的电学特性,从而提高Ge基MOS晶体管的性能。
  • 一种利用ald制备mos电容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高迁移率MOS电容及其制作方法-CN201110397385.6无效
  • 卢红亮;耿阳;孙清清;周鹏;王鹏飞;张卫 - 复旦大学
  • 2011-12-05 - 2012-04-04 - H01L29/94
  •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迁移率MOS电容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提出的MOS电容结构依次为迁移率衬底、三甲基铝钝化层、HfO2栅介质层和电极。其制作方法包括:清洗高迁移率衬底,衬底表面形成三甲基铝钝化层,ALD淀积HfO2栅介质,制作电极。本发明中的三甲基铝钝化层可以减小衬底表面的残余氧化物含量从而减小与栅介质材料的界面态密度,改善界面特性。所淀积的HfO2介质层具有薄膜厚度的精确控制性,优异的保形性,良好的界面控制能力,极好的大面积均匀性,因此可大大提高MOS电容的电学特性,从而提高MOS晶体管的性能。
  • 一种迁移率mos电容及其制作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