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1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季节性冻土地区的隧道工程防冻结构-CN201110289439.7无效
  • 张学富;陈俊平;林东明;周元辅 - 厦门市路桥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 2011-09-23 - 2012-01-18 - E21D11/38
  • 季节性冻土地区的隧道工程防冻结构,涉及隧道结构。提供一种成本低、施工维护方便、能有效保护冻土的季节性冻土地区的隧道工程防冻结构。设有至少2根防冻管,各防冻管呈拱形横向设于隧道衬砌结构中,并且位于防水层与二次衬砌之间,防冻管的一端穿过隧道左侧底部的冻土区并向下延伸,防冻管另一端穿过隧道右侧底部的冻土区并向下延伸,各防冻管之间设有沿隧道纵向的间距,各防冻管内封闭有空气。利用防冻管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将围岩内部的热量经防冻管传输至二次衬砌,从而可防止与隧道结构相邻围岩中的水结冰,有效地抑制季节性冻土隧道工程的冻胀等病害,从而达到保护冻土的目的。
  • 季节性冻土地区隧道工程防冻结构
  • [发明专利]单原子厚度纳米硅带的制备方法-CN201110075576.0无效
  • 王立;刘小青;张学富;欧阳洪萍;陈烽;孔惠慧 - 南昌大学
  • 2011-03-29 - 2011-10-19 - C01B33/021
  • 一种单原子厚度纳米硅带的制备方法,方法步骤为:第一步,进行除气处理;第二步,实现硅表面的清洁;第三步,通过分子束淀积技术在清洁的硅表面上生长0.5纳米厚的银层;第四步,使银原子均匀的分布在硅样品的表面;第五步,将样品升温至500摄氏度,放置15分钟将温度降下来,在升高温度,将温度增加50摄氏度,重复该过程,直到使银原子全部脱吸附掉,从而实现单原子厚度硅纳米带的制备。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其一,首次制备出了大面积单原子厚度硅纳米带;其二,所需设备简单,易于产业化。
  • 原子厚度纳米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转移石墨烯的方法-CN201110009340.7无效
  • 王立;杜鑫利;张学富;武煜宇 - 南昌大学
  • 2011-01-17 - 2011-09-07 - C01B31/04
  • 一种利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转移石墨烯的方法,方法步骤为:在模具中倒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然后将其水平放置,待到溶剂甲苯挥发后形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然后通过夹子依次叠加玻璃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铜片、石墨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和玻璃片,叠加后送入120℃的烘箱中烘烤2个小时,然后去除上下的玻璃片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1、在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过程中,不使用甩胶机等机械手段的辅助,节能环保,而且模具可以重复使用节省成本;2、由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的尺寸可以不受到限制,从而使得石墨烯薄膜的转移尺寸也不受到限制。
  • 一种利用甲基丙烯酸转移石墨方法
  • [发明专利]制备低缺陷大面积硅(100)- 2x1重构表面的方法-CN201110030510.X无效
  • 王立;张学富;欧阳洪萍;陈烽;孔惠慧;陈秀 - 南昌大学
  • 2011-01-28 - 2011-08-17 - C30B33/00
  • 一种制备低缺陷大面积硅(100)-2x1重构表面的方法,其特征是方法步骤为:第一步,通过直流电源对硅(100)样品实现击穿;第二步,实现硅表面的清洁;第三步,通过分子束淀积技术在清洁的硅表面上生长0.5纳米厚的银层;第四步,使银原子均匀分布在Si样品的表面;第五步,将样品迅速升温至1200摄氏度,使银原子全部脱吸附掉,从而实现低缺陷大面积硅(100)-2x1重构表面的制备。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1、在制备硅(100)-2x1重构表面时,采用阶梯式的升温清洁的方法,避免了升温过快导致的样品断裂的问题;2、利用高温促使吸附在硅表面的银原子脱吸附过程,极大地降低了硅(100)-2x1重构表面的缺陷。
  • 制备缺陷大面积100x1表面方法
  • [实用新型]寒区工程中用的复合式通风管-CN200920127682.7无效
  • 黄明奎;张学富 - 重庆交通大学
  • 2009-06-17 - 2010-03-10 - E02D31/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寒区工程中用的复合式通风管,包括用于承担外界工程的荷载的外管,和设于外管内的用于通风的金属内管,所述外管和金属内管均为实壁管,在外管和金属内管之间具有环绕金属内管的气体夹层,由此构成复合式通风管,所述复合式通风管两端的外管和金属内管之间用实体密封,使复合式通风管具有通过气体进行冷量交换和热量屏蔽的密闭气体夹层。本实用新型的密闭气体夹层具有良好的冷量交换和热量屏蔽的性能,能够有效地防止寒区工程的冻胀、融沉等病害。
  • 工程中用复合通风管
  • [发明专利]寒区地带工程中用的通风管-CN200910104104.6无效
  • 黄明奎;张学富 - 重庆交通大学
  • 2009-06-17 - 2009-11-25 - E02D31/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寒区地带工程中用的通风管,包括用于承担工程荷载的且管壁透气的外管,和用于通风传热的实壁金属内管,外管的管内设有用于支撑内管的肋筋,金属内管固定连接在用于支撑内管的肋筋上,使实壁金属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环绕实壁金属内管的用于容纳气体的空腔层,用于容纳气体的空腔层位于管纵向两端头部分分别设置用于封闭空腔层端口的实体,由此构成具有容纳气体的空腔层的通风管。它能起到有效抑制或减轻寒区工程的冻胀和融沉病害问题的作用。
  • 地带工程中用通风管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