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车辆用行驶控制装置-CN201280055659.6有效
  • 丸山耕平;堀内泰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2-10-29 - 2014-07-30 - B60W10/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行驶控制装置,该车辆用行驶控制装置(12)设定仅利用内燃机(14)使车辆(10)行驶的第一行驶状态以及利用内燃机(14)及电动机(16)使车辆(10)行驶的第二行驶状态。基于包括加速踏板(34)的开度在内的车辆信息而对第一行驶状态以及第二行驶状态进行相互切换。在由电力余量检测机构(24)检测出的电力余量低于第一规定值的情况下,反力赋予机构(40、46)设定在将要从第一行驶状态向第二行驶状态切换之前、使加速踏板(34)的反力增大的第一加速踏板开度阈值(TH4)。
  • 车辆行驶控制装置
  • [发明专利]后轮转向控制装置-CN201080051220.7有效
  • 佐佐木仁;日野原隆道;堀内泰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0-11-12 - 2012-09-12 - B62D6/00
  • 通常,前束角目标速度限制部(84A)在用最小值选择部(53)和最大值选择部(55)将随动误差ΔαT1A进行min-max处理后的结果上,通过加法部(58A)加上被一次延迟补正过的前束角目标值αT2P,作为前束角目标值αT2A而输出到目标电流计算部(86)。但是,在本前束角目标速度限制部(84A)中,进行用换向控制部(56A)产生并输出最大值ΔαTmax作为前束角目标变化量ΔαT2的切换控制(换向控制),或者在换向控制之后,针对比前束角指示值αT1更先行的前束角目标值αT2A的向中立位置的到达,进行保持控制。
  • 后轮转向控制装置
  • [发明专利]车辆行进轨迹稳定化控制装置-CN200980108103.7有效
  • 堀内泰;柳贵志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09-01-30 - 2011-01-26 - B60W30/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行进轨迹稳定化控制装置,其适当地组合VSA及RTC,在包括极限行进轨迹及通常行进轨迹的整个行驶区域中能够进行有效地控制。该车辆行进轨迹稳定化控制装置通过某传递特性变换RTC的输出,并在向VSA的实际车辆特性模型输入的前轮转向角δf上加减该结果。这意味着基于作为RTC的输出的后轮的推力角或束角可改变VSA的输入前轮转向角δf。由此,能够进行VSA及RTC的协调控制,并且,能够在对既存的VSA自身的结构不施加变更的情况下协调地组合两者。
  • 车辆行进轨迹稳定控制装置
  • [发明专利]车辆操纵性控制装置-CN200980108104.1无效
  • 堀内泰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09-02-16 - 2011-01-26 - B62D6/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操纵性控制装置,其基于车辆模型(10)相对于包括前轮转向角的控制输入的响应,来确定需要向车辆施加的控制量,所述车辆操纵性控制装置根据驾驶技能判定机构(14)的输出来改变车辆模型的参数。这样,车辆操纵性控制装置由于能够发挥适应于特定的驾驶员的技能的响应特性,因此能够得到对所有的驾驶员来说都优选的转向特性。尤其是,在驾驶员的技能水平高,能够处理紧急情况时,车辆接受迅速的输入而能够发挥高的响应性。并且,能够适应根据驾驶员技能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地提高车辆的响应性。
  • 车辆操纵性控制装置
  • [发明专利]后轮转向车辆-CN200880116993.1有效
  • 堀内泰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08-08-22 - 2010-10-27 - B62D6/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转向装置安装车辆,其具有后轮束角可变控制装置,且即使后轮转向,转向感觉也不恶化。在后轮转向式的机动车(1)中,具有:对左右前轮(4L、4R)进行转向的转向盘(11);电动助力转向装置(16),其根据转向盘(11)的动作,赋予辅助左右前轮的转向的EPS转矩;以及后轮束角可变控制装置(20),其通过分别控制相对于左右后轮(6R、6L)设置的左右伸缩致动器(21L、21R),使左右后轮(6)的束角与前轮(4)的转向方向同相或反相地变化,或者使左右后轮(6)的束角变化为前束或后束,其中,电动助力转向装置(16)根据左右后轮(6)的束角而增减EPS转矩。
  • 后轮转向车辆
  • [发明专利]操舵系统-CN200810169278.6有效
  • 佐佐木博章;堀内泰;柳贵志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08-10-10 - 2009-06-10 - B62D6/00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保持车辆转弯时的行驶稳定性的同时,可提高车辆转弯行驶时的响应性的装置。对于左右后轮束角的操纵,不是根据方向盘的操舵角实施,而是根据方向盘的操舵角的速度即根据操舵角速度来实施。在能够分别独立控制后车轴上的左右轮的束角的操舵系统(100)中,根据操舵角(θH)求出操舵角速度(ωH),上述操舵角速度(ωH)在左侧时,右侧后轮(2R)的束角朝向左侧,并且在上述操舵角速度(ωH)在右侧时左侧后轮(2L)的束角朝向右侧,这样实现束角变更装置(120R、120L)。
  • 操舵系统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