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太阳能电池元件以及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制造方法-CN201880026320.0有效
  • 伊藤宪和;福地健次 - 京瓷株式会社
  • 2018-04-02 - 2023-04-07 - H01L31/0216
  • 太阳能电池元件具备半导体基板(1)和覆盖部(Pc1)。半导体基板(1)具有第1半导体区域(3)和第2半导体区域(2)。第1半导体区域(3)是存在于半导体基板(1)的第1面侧的第1导电型的半导体区域。第2半导体区域(2)是位于与半导体基板(1)的第1面相反侧的第2面侧且与第1导电型不同的第2导电型的半导体区域。覆盖部(Pc1)位于半导体基板(1)的第1面侧。覆盖部(Pc1)具有在包含钝化层(9)和反射防止层(5)的多个层被层叠的状态下存在的层叠部分(Ps1)。在层叠部分(Ps1),钝化层(9)具有处于随着从第1面的外周部(1op)侧接近于中央部(1cp)侧而厚度减少的状态的区域。
  • 太阳能电池元件以及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太阳能电池及使用该太阳能电池的太阳能电池模块-CN201580015987.7有效
  • 有马隆裕;伊藤宪和;本间武道 - 京瓷株式会社
  • 2015-02-23 - 2018-08-14 - H01L31/0224
  • 太阳能电池(16)具备:具有主面的半导体基板(2);具有表面以及侧面且在所述半导体基板(2)的主面上在一个方向上并排配置的多个第一电极(7);位于所述第一电极间的间隙且配置在半导体基板(2)的主面上的钝化层(6);配置在多个第一电极(7)的表面上的导电性粘接剂;和以横跨钝化层(6)的方式经由导电性粘接剂与相邻的第一电极(7)连接的引线构件(15)。太阳能电池(16)具备抵接构件(12),该抵接构件(12)位于间隙(11)且在一个方向上与钝化层(6)并排地配置在半导体基板(2)的主面上,或者配置钝化层(6)的表面上,且从下方与引线构件(15)的一部分相抵接。
  • 太阳能电池使用模块
  • [实用新型]太阳能电池元件-CN201320092632.6有效
  • 梅田耕太郎;伊藤宪和;水元章裕 - 京瓷株式会社
  • 2013-02-28 - 2013-08-21 - H01L31/0236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精度形成电极的太阳能电池元件。太阳能电池元件具有:半导体基板,其在一主面侧的表层部具有一导电型的掺杂浓度为第一浓度的第一浓度区域及该掺杂浓度比第一浓度区域高的、该第一浓度区域以外的第二浓度区域;防反射膜,其配置于一主面的第一浓度区域上;电极,其配置于一主面的第二浓度区域上。并且,在该太阳能电池元件中,在半导体基板的表层部设置相互隔离的两处以上的定位基准部,该两处以上的定位基准部的一主面的第一表面粗糙度比定位基准部以外的一主面的第二表面粗糙度大。
  • 太阳能电池元件
  • [发明专利]沉积膜形成装置-CN201080051961.5无效
  • 伊藤宪和;新乐浩一郎;稻叶真一郎 - 京瓷株式会社
  • 2010-11-22 - 2012-09-12 - H01L21/205
  • 一种沉积膜形成装置,具有:腔室,第一电极,其位于该腔室内,第二电极,其位于腔室内,且与第一电极隔开规定间隔;第二电极具有:电极基体,多个电极板,它们配置在该电极基体上;该电极板具有:第一供给部,其将第一原料气体供给至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空间,第二供给部,其将第二原料气体供给至空间,第一供给路径,其与第一供给部相连接,用于导入第一原料气体,第二供给路径,其与第二供给部相连接,用于导入第二原料气体;电极基体具有:加热单元,其对第一原料气体进行加热,第一导入路径,其将第一原料气体导入至第一供给路径,第二导入路径,其将第二原料气体导入至第二供给路径;第二供给路径具有:干流部,其从第二导入路径导入第二原料气体,且在该干流部上未设有第二供给部,多个支流部,它们从该干流部导入第二原料气体,且在这些支流部上设有第二供给部;用于连接第二导入路径和干流部的连接部,位于相邻的电极板的相邻部位。
  • 沉积形成装置
  • [发明专利]微晶硅膜形成方法以及太阳电池-CN201210025140.5无效
  • 上田仁;高木朋子;伊藤宪和 - 株式会社IHI
  • 2007-03-29 - 2012-07-11 - C23C16/509
  •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低流量的氢气气体下形成微晶硅膜的PCVD法,提供更廉价的微晶硅太阳电池。在通过PCVD法形成微晶硅膜的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真空室内,将一端和高频率电源连接、另一端和和地面连接的多个天线排列在一个平面内,制成天线阵列构造,对该天线阵列构造相对地配置基板,该基板的温度为150~250℃,导入包含氢气气体和硅烷气体的混合气体,对所述多个天线提供高频电力产生等离子体,将氢气气体/硅烷气体流量比调节在1-10的范围,在所述基板上形成源自结晶硅的520cm-1附近的拉曼散射强度Ic和源自非晶硅的480cm-1附近的拉曼散射强度Ia之比Ic/Ia为2~6的微晶硅膜。
  • 微晶硅膜形成方法以及太阳电池
  • [发明专利]沉积膜形成装置及沉积膜形成方法-CN201080029564.8无效
  • 伊藤宪和;稻叶真一郎;松居宏史 - 京瓷株式会社
  • 2010-08-30 - 2012-05-23 - C23C16/507
  •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沉积膜形成装置,具有:腔室;第一电极,其位于所述腔室内;第二电极,其位于所述腔室内,且与所述第一电极隔开规定间隔,该第二电极具有:第一供给部,其用于将第一原料气体供给至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空间;多个第二供给部,它们用于将第二原料气体供给至所述空间;第一供给路径,其与所述第一供给部相连接,用于导入所述第一原料气体;第二供给路径,其与所述第二供给部相连接,用于导入所述第二原料气体,该沉积膜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给路径具有:干流部,其具有用于导入所述第二原料气体的第一导入口;支流部,其具有多个气体流路,这些气体流路具有用于从该干流部导入所述第二原料气体的第二导入口,在该支流部的多个所述气体流路分别连接有多个所述第二供给部,所述干流部及所述支流部,具有使所述第二原料气体不以顺流的方式从所述第一导入口流至所述第二供给部的结构。
  • 沉积形成装置方法
  • [发明专利]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制造方法及太阳能电池元件-CN200980104057.3无效
  • 新乐浩一;西村刚太;伊藤宪和;稻叶真一郎 - 京瓷株式会社
  • 2009-02-06 - 2011-01-05 - H01L31/04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元件特性比目前提高的超直型a-Si:H薄膜太阳能电池。通过在透明基板上形成的透明导电膜上附着磷的工序、和利用等离子CVD法在透明导电膜上依次形成由a-Si:H构成的p型层、i型层、及n型层的工序形成太阳能电池元件。磷的附着例如通过使含磷气体的等离子化来施行。或者,通过在等离子CVD法的p型层的形成开始时,用氢等离子体对设置于施加有等离子激起电压而没有载置透明基板的空白区域的磷供给源进行蚀刻来施行。优选按照i型层的硼的扩散范围内的硼和磷的浓度差的算术平均值ΔCav为1.1×1017(cm-3)≤ΔCav≤1.6×1017(cm-3)以下的方式控制磷的附着。
  • 太阳能电池元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微晶硅膜形成方法以及太阳电池-CN200780011653.8无效
  • 上田仁;高木朋子;伊藤宪和 - 株式会社IHI
  • 2007-03-29 - 2009-04-22 - C23C16/509
  •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低流量的氢气气体下形成微晶硅的PCVD法,提供更廉价的微晶硅太阳电池。在通过PCVD法形成微晶硅的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真空室内,将两端部分别与高频率电源和地面连接的多个天线排列在一个平面内,构成天线阵列构造,对该天线阵列构造相对地配置基板,该基板的温度为150~250℃,导入包含氢气气体和硅烷气体的混合气体,对所述多个天线提供高频电力产生等离子体,将氢气气体/硅烷气体流量比调节在1-10的范围,在所述基板上形成源自结晶硅的520cm-1附近的拉曼散射强度Ic和源自非晶硅的480cm-1附近的拉曼散射强度Ia之比Ic/Ia为2~6的微晶硅膜。
  • 微晶硅膜形成方法以及太阳电池
  • [发明专利]薄膜形成装置、薄膜形成方法和薄膜形成系统-CN200380106602.5有效
  • 伊藤宪和;高木朋子;上田仁 - 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
  • 2003-10-15 - 2006-02-01 - H01L21/205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等离子体CVD,即化学气相生长法在配置于成膜室(15)内的衬底(300)上形成薄膜的薄膜形成装置(6),成膜室(15)设置有分别配置了等离子体生成用的电极(40)的多个薄膜形成区(17u、17v、17w),设有向该电极(40)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系统(36)、和有选择地将电力连接在各薄膜形成区(17u、17v、17w)的各个电极(40)上的切换装置(34)。通过这样的结构来提供合适的电力供给系统、气体供给系统和排气系统,同时,提供一种薄膜形成装置、薄膜形成方法和薄膜形成系统,通过调整薄膜形成装置的工作状态,从而可以降低薄膜形成装置和薄膜形成系统的成本,而不降低积层膜形成工序的生产效率,并可以简化电力供给系统并节省设置面积的空间。
  • 薄膜形成装置方法系统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