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慧家具的可视对讲操作系统及操作方法-CN202110466609.8有效
  • 赵丽娟 - 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 2021-04-28 - 2022-11-08 - F16H29/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慧家具的可视对讲操作系统及操作方法,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设有悬空腔,所述悬空腔内滑动的设有坐垫,所述基座内设有顶推油缸,所述顶推油缸内滑动的设有顶推活塞,所述顶推活塞顶端设有与所述坐垫固定连接的顶杆,所述顶推油缸底端设有升降油缸;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护便利,工作时安全稳定可靠,使用人员无需自身操作,智慧家具可根据可视对讲操作系统自动做出对应的行为,进而提高使用人员的幸福杆,且在无人使用时,可自动收纳折叠,并自动回到固定位置,减少占用的空间体积,节省房屋内的使用空间,提高房屋的空间利用率,避免阻碍家庭成员的行进道路,因此该设备具有较高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 一种基于智慧家具可视对讲操作系统操作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输出分度轴单向自锁的平行轴共轭凸轮分割器-CN201921401445.5有效
  • 曹小维;叶燕松 - 广东华鼎机械有限公司
  • 2019-08-27 - 2020-05-15 - F16H29/0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输出分度轴单向自锁的平行轴共轭凸轮分割器,包括输入轴、输出分度轴、第一共轭凸轮、第二共轭凸轮和滚针轴承,第一共轭凸轮和第二共轭凸轮相互固定形成连体结构且与所述输入轴共轴转动,第一共轭凸轮和第二共轭凸轮分别包含圆弧段和曲线段且相互不重合;输出分度轴相邻所述输入轴设置,对应第一共轭凸轮和第二共轭凸轮分别设置一组滚针轴承用于分度传动;第一共轭凸轮的圆弧段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共轭凸轮的圆弧段半径。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组滚子轴承与两片连体结构的共轭凸轮的配合,实现凸轮分割器输出分度轴的正向或反向的单向转动,具有单向自锁功能,可以适用于诸如起重举升等需要单向具有柔性安全缓冲的场合。
  • 一种具有输出分度单向平行共轭凸轮分割
  • [实用新型]高速间歇分割器-CN201920781737.X有效
  • 朱钧校 - 宁波天相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2019-05-28 - 2020-05-12 - F16H29/0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间歇分割器,它包括入力凸轮、出力转塔及出力轴,所述入力凸轮与出力转塔传动连接,所述出力转塔与出力轴传动连接;所述出力转塔的径向上环绕分布有多个滚子对,所述滚子对包括结构相同的正转滚子和反转滚子,所述入力凸轮上设有具有驱动曲线轮廓的支撑肋,所述滚子对位于支撑肋环绕分布形成的间隙内,同一滚子对的正转滚子与反转滚子分别与间隙两侧支撑肋的面相互接触配合,相邻滚子对的正转滚子与反转滚子和同一位置支撑肋的两面相配合。本实用新型得到的高速间歇分割器,使用寿命长,且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转速可以达到传统分割器转速的2倍,极大提高了分割器及其所在生产线的效率。
  • 高速间歇分割
  • [发明专利]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CN201611080120.2有效
  • 高杉将司;西村优史;佐佐木彰彦;山本一彦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6-11-30 - 2019-08-13 - F16H29/04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将变速箱体的重量增加抑制为最小限度并且抑制振动而降低噪音。变速箱体(11)由与驱动源(E)连结的支承框架(51)以及覆盖支承框架和多个传递单元(14)的密封盖(52)构成,支承框架(51)由一对侧部框架(54、55)以及连结框架(56、57)构成,所述一对侧部框架支承输入轴(12)和输出轴(13)的两端部,连结框架在输入轴(12)与输出轴(13)之间在不与连接杆(33)的移动轨迹干渉的位置将一对侧部框架连结,因此,由支承框架分担支承输入轴和输出轴的支承功能,由密封盖分担防止来自变速箱体的噪声或漏油的密封功能,由此,能够将变速箱体的重量抑制为最小限度并且实现无级变速器(T)的防振以及防音。
  • 车辆动力传递装置
  • [发明专利]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CN201580005527.6有效
  • 西村优史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5-01-29 - 2018-08-28 - F16H29/04
  • 将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6个传递单元(14)从轴向一端侧向另一端侧依次设成#1单元~#6单元时,分别使#6单元的相位相对于#1单元的相位、#2单元的相位相对于#6单元的相位、#4单元的相位相对于#2单元的相位、#3单元的相位相对于#4单元的相位、#5单元的相位相对于#3单元的相位、#1单元的相位相对于#5单元的相位沿相同方向偏移60°,并且将#1单元与#2单元的间隔、和#4单元与#5单元的间隔设定为相同,且将#2单元与#3单元的间隔、和#5单元与#6单元的间隔设定为相同。由此减小具备以不同相位间歇地传递驱动力的6个传递单元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振动。
  • 车辆动力传递装置
  • [发明专利]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CN201480076966.1有效
  • 市川和树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4-04-09 - 2018-08-07 - F16H29/04
  • 离合器(52)具有:离合器输入部件(53),其与辅助动力传递单元(29)的输入齿轮(26)一体旋转;离合器输出部件(54),其与变速器输入轴(11A)一体旋转;以及离合器工作部件(55),其使离合器输出部件(54)与离合器输入部件(53)接合,将驱动源输出轴(11B)的驱动力传递向变速器输入轴(11A),由于通过弹簧要素(51a)连接驱动源输出轴(11B)与离合器输入部件(53),因此,不仅能够通过驱动源输出轴(11B)、离合器输入部件(53)以及弹簧要素(51a)构成减震器(51)来吸收驱动源(E)的旋转变动,而且通过轴承(57)将离合器输入部件(53)支承于变速器壳体(56),因此,即使驱动源(E)有旋转变动,也能够防止轴承(57)被交替地朝着反方向驱动,从而提高该轴承(57)的耐久性。
  • 车辆动力传递装置
  • [发明专利]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结构-CN201580010798.0有效
  • 市川和树;西村优史;下平伸一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5-01-23 - 2018-07-24 - F16H29/04
  •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结构具有:动力传递切换机构(S),其配置于输出轴和驱动轮之间,对输出轴的旋转进行切换;第1壳体(2),其能够收纳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以及第2壳体(7),其能够收纳从第1壳体延伸到外部的输出轴和动力传递切换机构(S)。第2壳体(7)配置于在输出轴(12)的方向上与发动机(E)重叠的位置,发动机(E)具有向第2壳体(7)侧延伸的第1紧固部(72),第2壳体(7)具有向发动机(E)侧延伸、且能够与第1紧固部(72)接触的第2紧固部(71)。将把第1紧固部(72)和第2紧固部(71)紧固的紧固部件(73)与输出轴(12)平行地配置,第2壳体(7)被固定于发动机(E)。
  • 车辆动力传递装置结构
  • [发明专利]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CN201480073210.1有效
  • 市川和树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4-02-05 - 2018-07-24 - F16H29/04
  • 曲轴式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离合器(52)具有:与输入齿轮(26)一体旋转的离合器输入部件(53);与变速器输入轴(11A)一体旋转的离合器输出部件(54);以及使离合器输出部件(54)和离合器输入部件(53)接合而将驱动源输出轴(11B)的驱动力传递到变速器输入轴(11A)的离合器工作部件(55)。输入齿轮(26)经由轴承(57)支承在变速箱(56)上,输入齿轮(26)、输出齿轮(27)和惰轮(28)由斜齿轮构成。输入齿轮(26)从惰轮(28)接受的轴向的啮合反作用力与输入齿轮(26)从离合器工作部件(55)接受的轴向的接合负荷是相反方向的,因此,能够通过输入齿轮(26)从惰轮(28)接受的轴向的啮合反作用力来抵消施加到轴承(57)的离合器(52)的接合负荷,能够提高轴承(57)的耐久性。
  • 车辆动力传递装置
  • [发明专利]无级变速器-CN201380061467.0有效
  • 西村优史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3-12-04 - 2018-01-23 - F16H29/04
  • 无级变速器(1)的曲柄连杆机构(20)具备自由地调节凸轮轴(51)侧的旋转运动的半径的旋转半径调节机构(4)。旋转半径调节机构(4)具备在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P1)偏心的状态下旋转的凸轮盘(5);在相对于凸轮盘(5)偏心的状态下旋转自如的旋转盘(6);以及小齿轮轴(7)。凸轮盘(5)在1个旋转半径调节机构(4)中构成为1组,相邻的旋转半径调节机构(4)的凸轮盘(5)是以跨越相邻的旋转半径调节机构(4)的方式互相构成为一体的一体型凸轮部(5c)。
  • 无级变速器
  • [发明专利]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CN201480015599.4有效
  • 市川和树;小林庸浩;西村优史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4-03-05 - 2017-09-22 - F16H29/04
  • 在具备曲柄式无级变速器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中,当车辆转移至减速行驶状态时,第2单向离合器(69)接合,由此,能够经由辅助驱动力传递构件(54)将驱动力反向传递至发动机(E)而使发动机制动。此时,对应于第2单向离合器(69)接合前的转速差的大小,至第2单向离合器(69)接合为止的延时产生差别,但是,由于利用变更无级变速器(T)的变速比的变速致动器(23)的电动马达(24)的驱动力对输入轴(12)的旋转进行制动或辅助,使得至所述转速差变为零为止的时间与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一致,因此,能够使至实现发动机制动为止的延时均匀化从而消除驾驶员的不协调感。
  • 车辆动力传递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