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路调车作业专用电子添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320237212.6 | 申请日: | 2023-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07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覃金宝;黄健松;吴飞龙;郭子卿;张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铁信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15/00 | 分类号: | B61L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四川)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调车 作业 专用 电子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路调车作业专用电子添乘系统,包括车载系统和地面工作站;其中车载系统包括车头前方视角摄像机、车头车钩广角摄像机、司机室半球型摄像机、副司机视角摄像机、车尾后方视角摄像机、车尾车钩广角摄像机、车载网络硬盘录像机、车载视频显示主机、北斗定位速度采集器、机车运行方向采集器。特征为车载视频显示主机通过有线网络根据机车运行方向和速度,自动显示行车方向需要查看的摄像机视频,车载网络硬盘录像机对全部摄像机录制的音视频信息进行存储,通过4G或5G网络实时将司机室音视频信息传输到地面工作站。该系统能监督和要求现场作业人员作业标准化,减少和防止铁路事故发生,为双乘制改单乘制提供安全技术手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机车运行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调车作业专用电子添乘系统。
背景技术
铁路运输安全自铁路建设以来,就是铁路运输中的重中之重,并为此建立了种种规章制度。如为各个岗位制定了详细的作业标准,为铁路事故分析制定了各种办法,为处理路外伤亡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程序。但随着新的铁路法实施,岗位精细化管理,原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由不明显变得更为突出,如作业标准化监督问题,客观、公正分析事故、定责问题,路外伤亡证据提供问题等。
监督和要求现场作业人员标准化作业,其根本目的是减少和防止铁路事故的发生。为此,领导添乘,管理人员添乘,而且规定了详细的添乘标准。但通过管理人员添乘不可能做到对生产全时段、全范围的现场监督控制,当没有管理人员添乘时,现场监督则处于相对管理失控状态。
铁路事故分析是目前安检部门最头疼和棘手的问题。一是缺少有效的事故现场依据,只能依靠事故现场、事故有关人员回忆,安检人员依靠经验来判断事故的大概过程。二是各个部门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在一些上责任问题纠缠不休,使本来简单明了的事实变得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全时段、全范围对现场作业人员标准化作业监督要求以及在铁路事故分析时缺少有效的事故现场依据和责任不清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铁路调车作业专用电子添乘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铁路调车作业专用电子添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车载系统(15)和地面工作站(16);其中车载系统(15)包括车头前方视角摄像机(1)、车头车钩广角摄像机(2)、司机室半球型摄像机(3)、副司机视角摄像机(4)、车尾后方视角摄像机(5)、车尾车钩广角摄像机(6)、车载网络硬盘录像机(7)、车载视频显示主机(8)、北斗定位速度采集器(9)、机车运行方向采集器(10);
其中所述车载系统中车载视频显示主机(8)会根据机车运行方向、速度以及不同的机车作业类型自动切换显示摄像机视频;
其中所述自动切换显示摄像机视频的规则为:
正向行车时,当机车顶车作业,车载视频显示主机(8)仅显示车头前方视角摄像机(1)的视频;
正向行车时,当机车非顶车作业,并且北斗定位速度采集器(9)采集的速度大于3公里/小时,车载视频显示主机(8)仅显示车头前方视角摄像机(1)的视频;
正向行车时,当机车非顶车作业,并且北斗定位速度采集器(9)采集的速度小于3公里/小时,车载视频显示主机(8)显示车头前方视角摄像机(1)的视频和车头车钩广角摄像机(2)的视频;
反向行车时,当机车顶车作业,车载视频显示主机(8)显示副司机视角摄像机(4)的视频和车尾后方视角摄像机(5)的视频;
反向行车时,当机车非顶车作业,并且北斗定位速度采集器(9)采集的速度大于3公里/小时,车载视频显示主机(8)显示副司机视角摄像机(4)的视频和车尾后方视角摄像机(5)的视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铁信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铁信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2372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