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型前支撑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310588581.4 | 申请日: | 202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1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商积童;任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双祺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02 | 分类号: | B65G67/02;B65G41/00;B65G21/14;B65G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杨兰兰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支撑 模块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型前支撑模块,属于自动化设备应用领域,包括驱动装置、传动组件和支撑调节架;驱动装置包括电机、输出轴和离合器,输出轴与电机内部连接,离合器连接在输出轴两端;传动组件包括主动传动件、从动传动件和传动轴。通过在伸缩设备的前端设置支撑调节架,能够牢固的支撑伸缩设备的前端,避免站人平台发生晃动,提高了安全性;在离合器不得电的时候,调节杆能够随着伸缩设备前端离地高度的变化而自由伸缩,调整长度,所以本发明能够实现任意位置的支撑固定;在伸缩设备到位时,离合器得电,实现传动组件的到位抱死,实现对伸缩设备前端的支撑,同时降低了人员变动负载移动对伸缩设备刚度的要求,提高了伸缩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设备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型前支撑模块。
背景技术
伸缩设备是我们日常进行装卸输送时常用的设备,尤其是伸缩机,伸缩机是在普通的带式输送机上增加了伸缩机构,使得伸缩机可以在长度方向上自由伸缩。使用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调节按钮,随时控制伸缩机的长度,在装有自动升降装置的伸缩机上,使用者还可以随时控制伸缩机端部的高度。伸缩机主要应用在车辆装卸和有伸缩要求的物料传输系统中。
现实中,工人无法装卸车箱内高处货物,因此出现工人违规操作(人站在伸缩机输送面前端),由于伸缩机在人操作过程中来回晃动以及人为失误,近年来行业内由于这类违规操作发生了多起安全事故,这是人们一直急于解决的问题。
目前,现有技术在伸缩机最前端设置有站人平台,但是由于操作人员在装卸货物过程中来回负重走动,伸缩机前端会产生上下左右晃动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市场上目前已有类似的动力支撑模块产品(丝杆式同步升降器)。该产品存在的问题是伸缩机的升降支撑动作和行程配合要求,都需要依靠人工识别操作的方式与伸缩机的主升降同步,整个操作过程对操作人员要求比较高,且操作时长较长,降低了原有的装卸效率;而且现有的动力支撑模块产品只能实现伸缩机伸出到位后的定点支撑,支撑高度不能自动调节,所以无法实现伸缩机在任意位置的支撑作用。现有的动力支撑模块产品使用范围很局限,不实用,因此市场没有批量应用。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8578772U中公开了一种用在物流伸缩机的站人平台,包括伸缩机本体和安装在伸缩机本体伸缩端上的收纳调节臂,所述伸缩机本体的伸缩端外壁上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连接轴,且连接轴的外周上套接有收纳调节臂,两个所述收纳调节臂的外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站人平台板面,所述站人平台板面的外壁上安装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收纳筒,且收纳筒的内腔中螺接有内调节杆,所述内调节杆的内腔中通过轴销连接有收纳连杆,且收纳连杆的内腔中螺接有固定延长杆,所述固定延长杆与相邻的内调节杆通过对接插销连接。该用在物流伸缩机的站人平台,可提供员工进行站立操作,便于上下卸货的同时,不受伸缩机的传输设备影响,提高上下货的效率。该站人平台连接在伸缩机的前端,由于人在站人平台上来回负重走动,站人平台会发生上下左右的晃动,不仅会对工作人员的安全产生威胁,移动负载还会影响伸缩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型前支撑模块,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支撑模块高度的自动调节,如何实现对装卸输送的伸缩设备在任意位置的支撑作用,如何提高站人平台的安全性,如何提高伸缩设备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型前支撑模块,用于对一种装卸输送的伸缩设备进行支撑,包括驱动装置、传动组件和支撑调节架;
驱动装置的端部与支撑调节架连接,传动组件的一侧与支撑调节架连接,支撑调节架连接在伸缩设备的前端;
驱动装置包括电机、输出轴和离合器,输出轴与电机的内部连接,离合器连接在输出轴的两端;
传动组件包括主动传动件、从动传动件和传动轴,从动传动件的一侧与支撑调节架连接,主动传动件与从动传动件啮合接触,传动轴与主动传动件的中心连接,传动轴的轴线与输出轴的轴线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双祺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双祺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885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