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压片茶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65750.8 | 申请日: | 2023-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26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王润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F3/16 | 分类号: | A23F3/16 |
代理公司: | 东台金诚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82 | 代理人: | 侯秀君 |
地址: | 21249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压片 及其 制备 工艺 | ||
1.一种复合型压片茶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茶珠(2),茶珠(2)为内部设置有浓缩茶液(22)的球体结构,且球壳为食用胶材质;
包裹茶珠(2)的压片壳(1),压片壳(1)中部设置有容置茶珠(2)的球形空腔,所述压片壳(1)为两个瓣状结构扣合形成,且为盘子设置;
所述压片壳(1)包括上壳体(11)、下壳体(12),上壳体(11)、下壳体(12)对应设置有卡扣连接结构,上壳体(11)、下壳体(12)扣合,对茶珠(2)包裹固定,上壳体(11)顶部设置有圆孔,下壳体(12)底部设置有圆孔,茶珠(2)对应通过圆孔外露,茶珠(2)和压片壳(1)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上壳体(11)、下壳体(12)内边缘对应设置有内安装槽(123),内安装槽(123)组合形成环形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压片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下壳体(12)为蔬果粉、茶粉压制形成的,且内部复合有崩解剂、粘合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压片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下壳体(12)上设置有多组贯穿槽,贯穿槽对应和上壳体(11)、下壳体(12)内侧连通,压片壳(1)侧壁形成茶珠(2)外露孔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压片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2)中部为珠槽(124),下壳体(12)边缘设置有搭接部(121),搭接部(121)位下壳体(12)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定位槽(122)置于搭接部(121)上,上壳体(11)上对应设置有和定位槽(122)对应的凸起,上壳体(11)盖合置于下壳体(12)上,且凸起扣合置于定位槽(12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压片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2)上的定位槽(122)为开口槽,上壳体(11)盖合置于下壳体(12),且在开口槽口部预留空腔,空腔内填充设置有崩解剂;所述崩解剂由碳酸氢钠、柠檬酸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压片茶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下壳体(12)组合后,在搭接部(121)对应设置有贯穿的圆孔,上壳体(11)上设置有上定位环(112),下壳体(12)上设置有和上定位环(112)对应的定位槽(122),上壳体(11)、下壳体(12)扣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压片茶,其特征在于:制备工艺如下:
步骤一:茶珠(2)制备,茶珠(2)内部设置有浓缩茶液(22),外侧为食用胶制备形成的壳体结构;
通过茶叶煮制、过滤、浓缩,获取浓缩茶液(22),通过软胶囊制备机,将浓茶原液通过食用胶制备形成茶珠(2),食用胶调配为常温不溶解、不融水,溶解温度80℃以上;
将上述茶珠(2)冷却备用;
步骤二:制备上壳体(11),选取对应的口味进行制备,研磨制粉,混入粘合剂、崩解剂,混合均匀后,通过模具压制形成上壳体(11);
制备下壳体(12),重复上述操作,制备获取下壳体(12);
步骤三:组合茶珠(2)和上壳体(11)、下壳体(12),将茶珠(2)对应安装置于下壳体(12)内,将上壳体(11)扣合置于下壳体(12)上,组合形成复合压片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压片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下壳体(12)选择不同的原料制备压合,所述浓缩茶液(22)为绿茶、乌龙茶、白茶、红茶、黄茶、黑茶、花茶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6575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