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塞露辅助注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32208.6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86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陈雅婷;林丽惠;张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罗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塞露 辅助 注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开塞露辅助注入装置,包括连接管以及导液管,所述连接管包括与开塞露导管连通的第一连接端以及与导液管连通的第二连接端,所述连接管的侧壁由第二连接端向第一连接端方向逐渐向外倾斜,所述第一连接端上开设有若干个开槽,所述开槽将连接管分隔成若干个夹爪,所述夹爪的外侧面设有卡环和锁紧螺钉,所述卡环上设有开口,卡环与开口的两侧设有连接片,一侧的连接片上设有螺纹孔,另一侧的连接片上设有通孔,锁紧螺钉的前端穿过通孔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适配于不同剂量以及导管尺寸的开塞露,拆装方便,并且能够将药剂导入肠道的更深处,防止药剂从肛门向外流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具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开塞露辅助注入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实践中,经常要用开塞露对病人进行塞肛以解除病人便秘之苦。然而,对于许多老年病人由于肛门括约肌松弛,不能有效自主控制排便,液体注入后易从肛门向外流出致液体很难在肠道内保留从而影响灌肠效果。同时开塞露因其塑料质地较硬不易挤捏,其肛管长度较短,只有2.5cm不能弯曲,使用时需用剪刀剪开前端,而剪开后的管口坚硬粗糙有棱角,故插入肛门时易引起病人疼痛,加之剂量小(每只20ml),不能充分包裹软化粪块。临床上往往采用2只以上开塞露,但因第一只灌入后,部分病人无法紧缩肛口(尤为老年病人)使部分药液外流,因此效果往往不理想。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塞露辅助注入装置,适配于不同剂量以及导管尺寸的开塞露,拆装方便,并且能够将药剂导入肠道的更深处,防止药剂从肛门向外流出。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开塞露辅助注入装置,包括连接管以及导液管,所述连接管包括与开塞露导管连通的第一连接端以及与导液管连通的第二连接端,所述连接管的侧壁由第二连接端向第一连接端方向逐渐向外倾斜,所述第一连接端上开设有若干个开槽,所述开槽将连接管分隔成若干个夹爪,所述夹爪的外侧面设有卡环和锁紧螺钉,所述卡环上设有开口,卡环与开口的两侧设有连接片,一侧的连接片上设有螺纹孔,另一侧的连接片上设有通孔,锁紧螺钉的前端穿过通孔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爪内设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内设有环形嵌槽,所述环形嵌槽内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导液管设有与第二连接端连接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内部设有供第二连接端插入连接的连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内设有限位凸环,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外侧面设有固定锥台,所述固定锥台的外侧面由上至下逐渐向外侧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与第二连接端螺纹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能够适配于不同剂量以及导管尺寸不同的开塞露,适用范围更广。2、本实用新型通过卡环将连接管与开塞露导管固定,结构简单,拆装更加便捷。3、本实用新型导液管长度较长,能够伸入肠管深处,药剂注入后能够防止药剂从肛门向外流出,进一步提高药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卡环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连接端与导管连接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第二连接端与连接头的连接结构剖视图
图中:
连接管-1;导液管-2;连接头-21;连接孔-22;限位凸环-221;
第一连接端-3;开槽-31;夹爪-32;环形嵌槽-33;密封圈-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322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工程用安全警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折叠式电子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