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缝焊管全管体智能焊缝修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13612.0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59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佳;刘鸿坤;彭德平;欧书剑;伍钊;朱杰;葛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华进重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1/00 | 分类号: | B24B21/00;B24B21/18;B24B21/20;B24B41/00;B24B49/12;B24B41/02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乌景瑞 |
地址: | 411300 湖南省湘潭市韶山***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缝焊管全管体 智能 焊缝 修磨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缝焊管全管体智能焊缝修磨机,包括龙门支撑架、平面磨削装置、圆弧磨削装置、钢管输送装置、焊缝定位装置、控制装置;所述龙门支撑架的顶部安装有直线导轨,直线导轨平行设置;所述平面磨削装置包括升降机构Ⅰ及平面磨头;升降机构Ⅰ置于直线导轨上,升降机构Ⅰ上设有行走机构Ⅰ,升降机构Ⅰ与平面磨头连接,平面磨头上设有视觉传感器Ⅰ;圆弧磨削装置包括升降机构Ⅱ、拟圆弧磨头;升降机构Ⅱ置于直线导轨上,升降机构Ⅱ上设有行走机构Ⅱ,升降机构Ⅱ与拟圆弧磨头连接,拟圆弧磨头上设有视觉传感器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能够稳定、可靠、智能地对直缝焊管外焊缝进行全长或局部的修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缝焊管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直缝焊管全管体智能焊缝修磨机。
背景技术
随着焊管技术的日益进步,其对直缝焊管焊缝余高提出了更加精确的要求。API5L管线钢管规范中对焊缝余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而输油、输气以及海洋用管等高规格钢管进一步地要求焊缝余高不得超过2.5mm。直缝焊管的外焊缝余高过高的危害:
1外焊缝余高过高,焊趾处易形成应力腐蚀裂纹。焊趾处的应力集中,从而容易诱发焊趾裂纹的产生,进而加大管道的服役风险。
2外焊缝余高过高,将增加防腐成本。防腐作业时如采用环氧树脂玻璃布进行防腐,外焊缝余高大,将使焊趾处不易压牢。同时,焊缝越高则防腐层就越应加厚,因标准规定防腐层的厚度是以外焊缝的顶点为基准测算的,这就加大了防腐成本。
3外焊缝余高过高,影响全管体水压扩径后的管形。直缝埋弧焊管在全管体水压扩径时,是通过内腔与钢管扩径尺寸一致的左、右两部分外模将钢管包住的。因此,焊缝的余高过大,在扩径时焊缝承受的剪应力就大,焊缝两侧就易出现“小直边”现象。
对于外焊缝余高超标的钢管目前只能通过人工做降低焊缝修磨处理或降级使用亦或作报废处理,人工修磨存在劳动强度高、粉尘职业危害大、劳动效率低以及对工人的熟练程度依赖性高。如何克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工人劳动效率低和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缺陷,成为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功能完善、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高稳定性,且能提高焊管的质量,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危险性的直缝焊管全管体智能焊缝修磨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直缝焊管全管体智能焊缝修磨机,包括龙门支撑架、平面磨削装置、圆弧磨削装置、钢管输送装置、焊缝定位装置、控制装置;所述龙门支撑架的顶部安装有直线导轨,直线导轨平行设置;所述平面磨削装置包括升降机构Ⅰ及平面磨头;升降机构Ⅰ置于直线导轨上,升降机构Ⅰ上设有行走机构Ⅰ,能带动升降机构Ⅰ沿着直线导轨移动,升降机构Ⅰ与平面磨头连接,能驱动平面磨头升降,平面磨头上设有视觉传感器Ⅰ;所述圆弧磨削装置包括升降机构Ⅱ、拟圆弧磨头;升降机构Ⅱ置于直线导轨上,升降机构Ⅱ上设有行走机构Ⅱ,能带动升降机构Ⅰ沿着直线导轨移动,升降机构Ⅱ与拟圆弧磨头连接,能驱动拟圆弧磨头升降,拟圆弧磨头上设有视觉传感器Ⅱ;所述钢管输送装置位于龙门支撑架正下方,钢管输送装置包括多组输送辊,每组输送辊处设有传感器;所述焊缝定位装置位于龙门支撑架正下方,焊缝定位装置包括电机、两个旋转辊轮、安装座及升降机构;安装座安装在升降机构上,所述的两个旋转辊轮和电机安装在安装座上,两个旋转辊轮的轴线均平行于直线导轨;两个旋转辊轮中的一个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升降机构Ⅰ、行走机构Ⅰ、升降机构Ⅱ、行走机构Ⅱ、平面磨头、视觉传感器Ⅰ、拟圆弧磨头、视觉传感器Ⅱ、钢管输送装置、升降机构、电机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
上述的直缝焊管全管体智能焊缝修磨机中,所述的龙门支撑架上设有齿条,齿条平行于直线导轨;行走机构Ⅰ包括电机I及齿轮I,齿轮I安装在电机I输出轴上,齿轮I与齿条啮合;所述的行走机构Ⅱ包括电机Ⅱ及齿轮Ⅱ,齿轮Ⅱ安装在电机Ⅱ输出轴上,齿轮Ⅱ与齿条啮合;电机I、电机Ⅱ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华进重装有限公司,未经湘潭华进重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136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铁接触网供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风能发电自行车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