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性淀粉生产多釜联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3618.1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8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信继龙;孟强;信驰宇;龚恒;侯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20 | 分类号: | B01J19/20;B08B9/087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邦滋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5 | 代理人: | 杨静 |
地址: | 231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性 淀粉 生产 联产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性淀粉生产多釜联产装置,包括:反应釜I、反应釜II,所述反应釜I、反应釜II的排料口上设有排料装置,所述反应釜I、反应釜II的进料口上设有上料装置,所述反应釜I的排料口与反应釜II的进料口之间设有传料装置,本发明的不仅可以根据不同的旋转方向选择刀具本体的安装方向,另外可以实现防沾刮壁刀具的快速更换,使用非常方便,同时,能够实现螺旋温控管I、螺旋温控管II之间的热量互补,可以防止随着温控液的流动温度快速降低,保证反应釜温度均匀,保证产品生产环境稳定、可控,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调整各设备之间的组合使反应釜和烘干装置最大效率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合剂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性淀粉生产多釜联产装置。
背景技术
为改善淀粉的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利用物理、化学或酶法处理,在淀粉分子上引入新的官能团或改变淀粉分子大小和淀粉颗粒性质,从而改变淀粉的天然特性,使其更适合于一定应用的要求。这种经过二次加工,改变性质的淀粉统称为变性淀粉。近十年来,世界变性淀粉的产量迅速增长,目前世界变性淀粉的年产量已接近800多万吨,其中美国300多万吨,欧洲200多万吨,日本60多万吨,泰国50多万吨,我国100多万吨。如果以我国目前各行业所需用的变性淀粉数量计算,年需求量在150-400万吨之间。现在变性淀粉的使用前景非常广阔,如果加大此领域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变性淀粉生产将会有飞速的发展。
但是,目前的变性淀粉的反应釜内搅拌装置大多为普通的搅拌叶片,这导致搅拌不彻底,而且,物料容易沾壁,发生原料污染,而且,变性淀粉的反应稳定大多通过电加热管或水浴、油浴进行加热控制,这样导致反应釜各部位之间温度不均匀,影响变性淀粉的生产加工,同时,在单一釜体反应加工时,反应釜需要3-6小时进行反应,这时与之配套的烘干装置就会闲置,影响设备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变性淀粉生产多釜联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变性淀粉生产多釜联产装置,包括:反应釜I、反应釜II,所述反应釜I、反应釜II的排料口上设有排料装置,所述反应釜I、反应釜II的进料口上设有上料装置,所述反应釜I的排料口与反应釜II的进料口之间设有传料装置,当需要反应釜I、反应釜II同时加工时,反应釜I、反应釜II的上料装置交错上料,反应完成后通过排料装置输送至烘干装置,当物料需要分别添加时,物料从反应釜I的上料装置上料,通过传料装置将物料传送至反应釜II,在反应釜I、反应釜II内分别添加搅拌,当仅需一个反应釜时,通过反应釜I或反应釜II的上料装置上料,反应完成后通过排料装置输送至烘干装置,所述排料装置包括输料管,所述输料管中部和一端设有进料管、另一端设有排料管,进料管连接于反应釜I、反应釜II的排料口上,所述输料管内设有输料驱动螺杆,所述输料驱动螺杆两端通过螺杆旋转支撑座安装在输料管上,所述输料驱动螺杆一端通过传动设备连接于螺杆驱动电机。
所述反应釜I、反应釜II包括多层反应壳体,所述多层反应壳体上端设有进料口,所述多层反应壳体下侧设有排料口,所述多层反应壳体安装在设备支架上,所述多层反应壳体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内设有防腐蚀内衬,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设有温控加热装置,所述多层反应壳体内设有混合搅拌设备,所述混合搅拌设备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于变速器的输出端上,所述变速器的输入端通过传动皮带连接于搅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搅拌驱动电机的壳体安装在设备支架上。
所述混合搅拌设备包括搅拌驱动轴,所述搅拌驱动轴两端设有搅拌装置安装座,搅拌装置安装座安装在多层反应壳体上,所述搅拌驱动轴外侧设有内混合搅拌螺带,内混合搅拌螺带外侧设有外混合搅拌螺带,内混合搅拌螺带、外混合搅拌螺带之间交错设置,所述外混合搅拌螺带外侧设有防沾刮壁装置,所述防沾刮壁装置安装在搅拌驱动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36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果园多功能智能管理设备及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