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式离合器滑摩功监控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21993.6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5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桂经良;王朝辉;马明霞;毕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潍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8/06 | 分类号: | F16D4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张春玲 |
地址: | 26100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合器 滑摩功 监控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离合器领域,提供一种干式离合器滑摩功监控方法及设备,通过按照预设的监控周期,获取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扭矩、发送机转动惯量以及离合器从动盘转速;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确定发动机加速度,以及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和所述离合器从动盘转速,确定离合器滑摩转速差;对所述离合器滑摩转速差进行积分,得到离合器主从动盘的转角差,并根据所述转角差确定离合器扭矩传递失效标志位;根据所述发动机加速度、发动机扭矩、发送机转动惯量以及所述离合器滑摩转速差、离合器扭矩传递失效标志位,确定离合器滑摩功,从而基于离合器滑摩功的大小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离合器温度过高导致离合器烧片,提高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离合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式离合器滑摩功监控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联系的部件,负责动力和传动系统的切断和结合。在车辆急刹车等情况下会发生离合器滑摩。
目前,识别离合器是否产生滑摩主要是基于离合器主从动盘的转速差与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的,进而根据比较结果判断离合器是否完全接合或者离合器扭矩容量是否足够。一般的,离合器主从动盘的转速通常由发动机转速和变速箱输入轴转速分别代替,而发动机转速和变速箱输入轴转速因检测机理、采样频率、传感器误差以及信号滤波等因素会造成转速偏差,并且,由于离合器从动盘盘片与毂之间的扭转减振器的存在,致使离合器主从动盘传递的扭矩发生变化时,即便离合器不发生滑摩,离合器主从动盘的依然会出现瞬时性的转速差。因此,基于转速差判断离合器是否完全接合或者离合器扭矩容量是否足够是不够准确的。
通常的,离合器滑摩会产生热量,使离合器在半联动过程中的温度上升,容易烧蚀离合器片,影响离合器的使用寿命。且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离合器,由于干式离合器没有机油降温,所以散热性较差,应避免离合器过热现象的发生。因此,针对干式离合器,在识别到产生离合器滑摩后,准确监控离合器滑摩产生的热量以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干式离合器滑摩功监控方法及装置,用于准确识别离合器滑摩和计算滑摩功,从而提高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干式离合器滑摩功监控方法,包括:
按照预设的监控周期,获取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扭矩、发送机转动惯量以及离合器从动盘转速;
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确定发动机加速度,以及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和所述离合器从动盘转速,确定离合器滑摩转速差;
对所述离合器滑摩转速差进行积分,得到离合器主从动盘的转角差,并根据所述转角差确定离合器扭矩传递失效标志位;
根据所述发动机加速度、发动机扭矩、发送机转动惯量以及所述离合器滑摩转速差、离合器扭矩传递失效标志位,确定离合器滑摩功。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和所述离合器从动盘转速,确定离合器滑摩转速差,包括:
将所述发动机转速和所述离合器从动盘转速的转速差作为初始转速差;
根据转速差修正值对所述初始转速差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转速差,所述转速差修正值是根据所述发动机加速度或离合器从动盘加速度得到的,所述离合器从动盘加速度是根据所述离合器从动盘转速确定的;
若修正后的转速差不小于预设的第一标定阈值,则将修正后的转速差确定为离合器滑摩转速差。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发动机加速度、发动机扭矩、发送机转动惯量以及所述离合器滑摩转速差、离合器扭矩传递失效标志位,确定离合器滑摩功,包括:
根据所述发动机加速度和所述发送机转动惯量,确定发动机惯性扭矩;
根据所述发动机扭矩和所述发动机惯性扭矩,确定离合器滑摩扭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潍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潍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19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