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豆大蒜酱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1237.1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7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文宇;杨传慧;侯进慧;徐林通;马中平;孙月娥;何晓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徐州晶贝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60 | 分类号: | A23L27/60;A23L11/50;A23L33/10;A23L3/16;A23L3/3409;A23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贾耀淇 |
地址: | 22101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豆大蒜酱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食品或保健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大蒜末40%‑50%,食用油20%‑40%,纳豆发酵成品10%‑20%,辣椒粉1%‑3%,白砂糖1%‑3%,食盐1%‑3%,鸡精0.5%‑1%,花椒粉0.5%‑1%,蚝油0.5%‑1%;制备方法为:将食用油加热后加入辣椒粉和花椒粉,爆香,待食用油出现油红色后加入大蒜末,并依次加入白砂糖、食盐、鸡精,翻炒混合后加入蚝油,制得炒制大蒜酱;向炒制大蒜酱中加入纳豆发酵成品,搅拌混合均匀,即得纳豆大蒜酱。本发明制得的纳豆大蒜酱的纳豆激酶含量高,工艺简便、营养丰富、绿色健康、风味独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或保健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纳豆大蒜酱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大蒜营养物质丰富,是一种食、药两用的食物,其含有的大蒜素等硫化物对人体健康有极大帮助。研究显示,大蒜有杀菌、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对心脑血管起保护调节作用,还具有保护肝脏和提高肌体免疫力、抗癌等功能。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蒜生产、消费和出口国,国内外市场对大蒜深加工产品需求潜力很大。
纳豆由黄豆经纳豆菌发酵而成,纳豆除了拥有黄豆的基本营养成分外,还具有黄豆没有的特色生物活性成分纳豆激酶。纳豆激酶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在溶解血栓方面有奇效,不仅如此,纳豆激酶在预防高血压、调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也有很好的作用。正是由于纳豆激酶表现出的强大的保健功效,使得更多的人开始食用和研究纳豆这种健康食品。
但是,大蒜和纳豆都有不可避免的问题,新鲜大蒜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令很多人因为味道对大蒜望而生畏,纳豆的臭味也不符合大众口味,使得这种健康食品没有得到流行。大蒜在制备过程中还存在鲜蒜变绿的问题,并且,现有技术制备的纳豆加工产品还存在纳豆激酶活性不高的弊端,因此,如何在保证产品口感、色泽的基础上保证纳豆激酶的活性,是推广大蒜、纳豆健康食品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纳豆大蒜酱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从而在保证产品口感及营养物质的基础上,使得纳豆激酶活性得到高效保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豆大蒜酱,按质量百分比计,原料包括以下组分:
大蒜末40%-50%,食用油20%-40%,纳豆发酵成品10%-20%,辣椒粉1%-3%,白砂糖1%-3%,食盐1%-3%,鸡精0.5%-1%,花椒粉0.5%-1%,蚝油0.5%-1%。
进一步地,按质量百分比计,原料包括以下组分:
大蒜末46%,食用油30%,纳豆发酵成品15%,辣椒粉2%,白砂糖2%,食盐2%,鸡精1%,花椒粉1%,蚝油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纳豆大蒜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食用油加热后加入辣椒粉和花椒粉,爆香,待食用油出现油红色后加入大蒜末,并依次加入白砂糖、食盐、鸡精,翻炒混合后加入蚝油,制得炒制大蒜酱;
向炒制大蒜酱中加入纳豆发酵成品,搅拌混合均匀,即得纳豆大蒜酱。
进一步地,所述食用油加热后的温度为130-160℃。
进一步地,所述纳豆发酵成品由大豆通过纳豆菌发酵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纳豆菌为纳豆菌CICC No.10459。
进一步地,所述发酵过程为:将纳豆菌接种到PDA液体中,在转速为160rpm条件下培养16-24h,得到活化菌种;将所述活化菌种接种到预处理的大豆中,在37℃条件下培养18-48h,即得纳豆发酵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预处理过程为:大豆冲洗去杂,常温加水泡发18-24h,隔水蒸煮2h后冷却至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徐州晶贝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工程学院;徐州晶贝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12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