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3200.3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6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余光木;胡峥楠;王超;姜代平;胡真;秦晓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B60L53/6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充电 控制 方法 装置 车辆 | ||
1.一种电池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检测到充电枪与充电桩处于连接状态时,接收待充电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电流、当前荷电状态SOC和负载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电流;其中,所述负载设备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根据所述第一请求电流、所述当前荷电状态SOC、所述第二请求电流和叠加电流限制确定充电电流限制;
判断所述充电电流限制是否在预设取值范围内;其中,所述预设取值范围是根据所述第一请求电流确定的;
若是,将所述充电电流限制发送给充电桩端以使所述充电桩端按照所述充电电流限制输出充电电流;
若否,将所述第一请求电流发送给充电桩端以使所述充电桩端按照所述第一请求电流输出充电电流;
当所述充电桩端输出充电电流到预设时长时,转向所述接收待充电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电流、当前荷电状态SOC和负载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电流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请求电流、所述当前荷电状态SOC、所述第二请求电流和叠加电流限制确定充电电流限制,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请求电流之和是否大于所述叠加电流限制;
若是,根据所述第一请求电流、所述当前荷电状态SOC和所述叠加电流限制计算所述充电电流限制;
若否,判断所述第二请求电流之和是否大于零;
若大于,根据所述第一请求电流、所述当前荷电状态SOC、所述第二请求电流和所述叠加电流限制计算所述充电电流限制;
若不大于,将所述第一请求电流作为所述充电电流限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请求电流、所述当前荷电状态SOC和所述叠加电流限制计算所述充电电流限制,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请求电流与所述叠加电流限制是否满足预设约束条件;所述预设约束条件为所述叠加电流限制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请求电流与预设比例系数的乘积;
若是,根据所述当前荷电状态SOC确定对应的所述叠加电流系数;其中,所述叠加电流系数随所述当前荷电状态SOC的增大而递减;
对所述叠加电流系数与所述叠加电流限制进行乘积计算,得到第一乘积结果;
对所述第一乘积结果与所述第一请求电流进行求和,得到所述充电电流限制;
若否,将所述第一请求电流作为所述充电电流限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请求电流、所述当前荷电状态SOC、所述第二请求电流和所述叠加电流限制计算所述充电电流限制,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请求电流与所述叠加电流限制是否满足预设约束条件;所述预设约束条件为所述叠加电流限制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请求电流与预设比例系数的乘积;
若是,根据所述当前荷电状态SOC确定对应的所述叠加电流系数;其中,所述叠加电流系数随所述当前荷电状态SOC的增大而递减;
对所述第二请求电流与所述叠加电流系数进行乘积计算,得到第二乘积结果;
对所述第二乘积结果与所述第一请求电流进行求和,得到所述充电电流限制;
若否,将所述第一请求电流作为所述充电电流限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加电流系数随所述当前荷电状态SOC的增大呈线性递减和/或阶梯状递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二请求电流之和是否大于所述叠加电流限制之后,还包括:
按照预先设置的优先级顺序依次将充电电流分配到一个或多个所述负载设备,以使优先级顺序靠前的所述负载设备达到满功率需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设备包括热管理系统;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请求电流、所述当前荷电状态SOC、所述第二请求电流和叠加电流限制确定充电电流限制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热管理系统的使能信号;
判断所述热管理系统的使能信号是否为关闭状态;
若是,在预设时长内再次获取其他负载设备的所述第二请求电流;其中,所述其他负载设备为除所述热管理系统之外的所述负载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320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