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传动轴转速自适应调节液压阻尼的分级扭转减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7139.2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7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桥医;刘成员;俞鹏程;过山;陶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5/10 | 分类号: | F16F15/10;F16F1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传动轴 转速 自适应 调节 液压 阻尼 分级 扭转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传动轴转速自适应调节液压阻尼的分级扭转减振装置,包括缸体、前法兰盘、后法兰盘、传动轴、键轴套筒、轴承、轴承套筒、减振总成、中间扭转盘、摩擦筒、限位套筒和限位销,减振总成包括安装于前法兰盘后侧的数个减振单元,减振单元包括液压减振器和阻尼调节机构,液压减振器包括两对称分布的液压缸和连通两液压缸的油腔的中间油道,每一液压缸对应安装有活塞推杆;阻尼调节机构用于根据传动轴转速自适应调节中间油道的通油截面积。本发明采用液压减振器与阻尼调节机构构成一级减振,根据传动轴转速自适应调节中间油道的通油截面积,将扭转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采用摩擦筒与摩擦减振盘之间的摩擦配合实现二级减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扭转减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传动轴转速自适应调节液压阻尼的分级扭转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振动是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实际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也是整个力学中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做旋转运动的机械中,扭转振动普遍发生。如汽车传动过程中的扭转振动是造成零部件损坏以及引起噪声的主要原因之一,影响汽车乘坐的整体舒适性,减少了汽车的使用寿命,在汽车高速行驶时尤为明显。扭转振动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会造成扭转应力发生巨变,使传动轴的承载应力变大,磨损加剧,更甚者使传动轴发生断裂造成危险的情况。同样的在轧机轧制领域中,轧机的主传动系统在传递扭矩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扭转振动,对轧制板材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当连轧机出现严重的振动时,会出现一系列的危害:1)带钢表面出现振痕,影响产品表面质量;2)轧辊表面出现振痕,降低在线使用寿命;3)零件承受交变载荷,降低零件疲劳寿命;4)振动造成堆钢爆辊,威胁轧机安全生产;5)限制了轧机的产能释放,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诸多行业对轧制板材的表面质量要求日益增高。因此,在传动系统中安装扭转减振装置来抑制轧制过程中的扭转振动对实际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使用的绝大部分液压扭转减振装置的液压阻尼为定值,不能根据传动轴转速的变化而自动调节液压阻尼的大小。这类扭转减振装置虽然能够吸振、减振,但是传动不够平稳,在使用上具有局限性,可靠性及通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传动轴转速自适应调节液压阻尼的分级扭转减振装置。该装置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以及将机械能转化为新型阻尼减振材料的势能。该装置结构简单合理、通用性强、传动可靠、平稳,能够快速准确的根据传动轴不同转速工作情况下自动调节阻尼的的大小,提高机械传动轴的抗振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基于传动轴转速自适应调节液压阻尼的分级扭转减振装置,包括缸体、前法兰盘、后法兰盘、传动轴、键轴套筒、轴承、轴承套筒、减振总成、中间扭转盘、摩擦筒、限位套筒和限位销,前法兰盘与后法兰盘分别安装于缸体的两端开口;前法兰盘、后法兰盘、中间扭转盘分别同轴安装有轴承套筒,轴承套筒内过盈配合安装轴承;前法兰盘上安装的轴承的轴承内圈的前侧与键轴套筒过盈配合安装,前法兰盘上安装的轴承的轴承内圈的后侧与限位套筒的前端过盈配合安装,限位套筒的后端与中间扭转盘上安装的轴承的轴承内圈过盈配合安装;中间扭转盘的中部具有花键轴孔,中间扭转盘还具有沿其周向分布的数个弧形限位孔,限位销与弧形限位孔一一对应,各限位销穿过对应的弧形限位孔且其两端分别定位于前法兰盘、后法兰盘;中间扭转盘的后侧具有摩擦筒安装座,摩擦筒安装座与摩擦筒径向联动配合,后法兰盘具有与摩擦筒摩擦配合减振的摩擦减振盘;传动轴依次穿过前法兰盘对应的键轴套筒、限位套筒、中间扭转盘、后法兰盘对应的键轴套筒,且与键轴套筒、中间扭转盘的花键轴孔花键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71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