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深梁的钢筋直径多层次拓扑优化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5512.2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1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张鹄志;刘鑫;尹斌;黄垚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惟盛赟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8 | 代理人: | 滕澧阳 |
地址: | 4112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钢筋 直径 多层次 拓扑 优化 设计 方法 | ||
1.一种混凝土深梁的钢筋直径多层次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使用有限元网格离散整个设计域,划分混凝土与钢筋单元;
S2:定义初始参数、应力约束、删除率er、材料数量n,钢筋直径rn与弹性模量E,混凝土弹性模量Ec与泊松比μ;
S3:展开有限元分析;
S4:计算所有钢筋单元灵敏度;
S5;判断最大钢筋应力是否大于钢筋允许应力,是,则优化结束,否,则执行S6;
S6:判断是否所有钢筋单元都满足应力约束,是,则先提高最小直径钢筋单元的最小允许应力,再执行S7,否,则直接执行S7;
S7:判断最大钢筋应力是否大于0.9倍的钢筋允许应力,是,则最高直径钢筋单元不再进行降级操作,再执行S8,否,则直接执行S8;
S8:根据钢筋单元灵敏度与优化准则,完成每种钢筋之间的升降操作,并返回S3;
每种钢筋通过各异的钢筋直径赋值来体现等级差别,目标函数为应力约束下最大化钢筋利用率,问题描述为:
式中s为钢筋的利用程度;e、σi、σ0、Si、ui、ri分别为钢筋单元数量、第i个钢筋单元的应力、钢筋的容许应力、第i个钢筋单元的应力矩阵、第i个钢筋单元的位移向量及第i个钢筋单元的直径;K、u、P分别为结构总体刚度矩阵、位移向量及荷载向量;与分别为第n种钢筋单元应力下限与上限;
钢筋单元通过两节点线性杆单元模拟,其应力沿长度为常数,计算式为:
式中l为钢筋单元长度,u1与u2分别为钢筋单元两个节点的位移;
在优化中只考虑钢筋的抗拉能力,钢筋的灵敏度取:
式中si为第i个钢筋单元的利用程度;σi为第i个钢筋单元的应力;
以钢筋应力为约束,同时基于钢筋应力约束逐代降级低效钢筋单元,同时每代从次级钢筋单元中升级高效单元;
对于n种钢筋直径的单元,其应力约束为
式中k代表第k种钢筋材料,为第k种钢筋材料的第i个单元应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深梁的钢筋直径多层次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混凝土与钢筋分离建模,不考虑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滑移,钢筋与混凝土单元之间通过节点进行耦合,因此静力平衡方程为:
(Kc+Ks)u=P (5)
式中,Kc为混凝土单元的整体刚度矩阵,Ks为钢筋单元的整体刚度矩阵;
混凝土采用八节点平面单元,单元均处于平面应力状态;
对于八节点平面单元,其共有8个节点,每个节点有x、y两个自由度共16个自由度,单元刚度矩阵为16×16的矩阵,其表达式为:
式中kc为八节点平面单元刚度矩阵,为刚度矩阵中p行q列的元素;A、B、D、t分别为单元面积、几何函数矩阵、弹性矩阵、单元厚度;p、q分别代表单元中节点的自由度;
对于两节点线性杆单元,其共有2个节点2个自由度,在其局部坐标系每个节点只有x一个自由度,无法直接与八节点平面单元中节点进行自由度耦合,需要对杆单元进行坐标变换;
杆单元中在局部坐标系中节点位移为:
us=[u1,u2]T (7)
整体坐标系中的杆单元,其节点位移为:
在节点1中,整体坐标系中节点位移和对应了平面单元中节点的两个自由度,其合成结果等效于u1;
完成坐标变换后,杆单元刚度矩阵为8×8的矩阵,其表达式为:
式中ks为杆单元刚度矩阵,为刚度矩阵中p行q列的元素;l、B、D分别为单元长度、几何函数矩阵、弹性矩阵;p、q均代表单元中节点的自由度;
经过坐标变换后,杆单元与平面单元节点自由度可以一一对应,将所有单元刚度矩阵根据对应自由度进行组装,即可得到结构总体刚度矩阵,进而完成有限元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55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