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维修结构及维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3485.6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5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军;王昱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73/14 | 分类号: | B29C73/14;B29C73/24;B29C7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维修 结构 方法 | ||
飞机、轨道车辆、汽车等交通工具和机械设备中的复合材料零部件应用越来越多,这些复合材料零部件在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损伤,损伤会导致复合材料零部件性能下降。复合材料零部件的成本较高,因此对于没有完全丧失承载性能的复合材料零部件,通常是需要进行修理的。传统的复合材料零部件维修方法速度慢、成本高、工艺复杂,补片几何结构简单,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分离、脱落等问题,可靠性差。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维修结构及维修方法,可以实现各类复合材料零部件的维修,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节约材料,效率高,成本低,工程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零部件的修理,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维修结构及维修方法,属于复合材料维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比强度和比模量高,耐腐蚀,成型加工性能好,可设计性强,种类多,适用范围广等优点。目前,飞机、轨道车辆、汽车等交通工具和机械设备中的复合材料零部件应用越来越多,这些复合材料零部件在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损伤,例如:冰雹冲击、地面石子冲击、车辆碰撞、疲劳损伤等。显然,损伤会导致复合材料零部件性能下降。复合材料零部件的成本较高,因此对于没有完全丧失承载性能的复合材料零部件,通常是需要进行修理的。传统的复合材料零部件维修方法速度慢、成本高、工艺复杂,维修区域补片多采用板材切割的方式获取,补片几何结构简单,无法满足损伤区域补强的要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分离、脱落等问题,可靠性差;废弃的边角料多,取补片用的复合材料板因难以二次利用而常被废弃,导致材料浪费。
发明内容
1、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维修结构及维修方法,实现复合材料零部件高效率且可靠的维修,降低维修费用,节约维修材料。
2、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材料维修结构及维修方法,其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维修结构,包括:上补片,上胶层,待修的复材件,下胶层,下补片;修理工作完成后,得到已修的复材件;
所述上补片,由上补片外层、上补片内层、上补片内层卡槽、上补片内层环面和上补片内层卡槽凹口组成;上补片外层为圆形,厚度与待修的复材件的损伤区域厚度相同;上补片内层为圆形,厚度为待修的复材件的损伤区域厚度的一半,四周的上补片内层环面为斜面,该斜面与上补片外层的下表面成45度锐角,从而形成一个两头粗且中间细的锥形结构,这种结构与传统的补片结构相比,既可以增加胶接的面积,又可以起到机械锁合的作用,提高接合强度,使结构更加牢固;上补片内层内部设置有上补片内层卡槽,上补片内层卡槽中设置有上补片内层卡槽凹口,与下补片内层插扣和下补片内层插扣凸齿形成锁合结构,插入后旋转即可完成锁合,而且通过在上补片内层卡槽内涂抹胶粘剂,实现胶接与机械锁合的混合连接,使接合更为牢固;上补片使用短碳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通过熔融沉积成型(FDM)3D打印技术制造,打印机喷嘴温度为270℃,热床温度为80℃,可以获得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兼优的补片,这种下补片结构中间细、两端粗且设有中空的槽,与传统注塑、模压或热压罐技术相比,3D打印技术不需要模具且不存在脱模困难的问题;
所述上胶层,使用甲基丙烯酸结构胶,含有快速固化添加剂,可以实现快速固化;上胶层涂抹在上补片外层与待修的复材件结合的表面、上补片内层的表面和上补片内层卡槽内部,起到胶接的作用;
所述待修的复材件,为已经出现损伤的复合材料零部件,使用机加设备将损伤区域挖去,被挖掉的区域即为待修理的区域;
所述下胶层,使用甲基丙烯酸结构胶,含有快速固化添加剂,可以实现快速固化;下胶层涂抹在下补片外层与待修的复材件结合的表面、下补片内层的表面和下补片内层插扣,起到胶接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34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