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维修结构及维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3485.6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5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军;王昱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73/14 | 分类号: | B29C73/14;B29C73/24;B29C7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维修 结构 方法 | ||
1.一种复合材料维修结构及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材料维修结构包括:上补片,上胶层,待修的复材件,下胶层,下补片;修理工作完成后,得到已修的复材件;
所述上补片,由上补片外层、上补片内层、上补片内层卡槽、上补片内层环面和上补片内层卡槽凹口组成;上补片外层为圆形,厚度与待修的复材件的损伤区域厚度相同;上补片内层为圆形,厚度为待修的复材件的损伤区域厚度的一半,四周的上补片内层环面为斜面,该斜面与上补片外层的下表面成45度锐角,从而形成一个两头粗且中间细的锥形结构,这种结构与传统的补片结构相比,既可以增加胶接的面积,又可以起到机械锁合的作用,提高接合强度,使结构更加牢固;上补片内层内部设置有上补片内层卡槽,上补片内层卡槽中设置有上补片内层卡槽凹口,与下补片内层插扣和下补片内层插扣凸齿形成锁合结构,插入后旋转即可完成锁合,而且通过在上补片内层卡槽内涂抹胶粘剂,实现胶接与机械锁合的混合连接,使接合更为牢固;上补片使用短碳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通过熔融沉积成型(FDM)3D打印技术制造,打印机喷嘴温度为270℃,热床温度为80℃,可以获得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兼优的补片,这种下补片结构中间细、两端粗且设有中空的槽,与传统注塑、模压或热压罐技术相比,3D打印技术不需要模具且不存在脱模困难的问题;
所述上胶层,使用甲基丙烯酸结构胶,含有快速固化添加剂,可以实现快速固化;上胶层涂抹在上补片外层与待修的复材件结合的表面、上补片内层的表面和上补片内层卡槽内部,起到胶接的作用;
所述待修的复材件,为已经出现损伤的复合材料零部件,使用机加设备将损伤区域挖去,被挖掉的区域即为待修理的区域;
所述下胶层,使用甲基丙烯酸结构胶,含有快速固化添加剂,可以实现快速固化;下胶层涂抹在下补片外层与待修的复材件结合的表面、下补片内层的表面和下补片内层插扣,起到胶接的作用;
所述下补片,由下补片外层、下补片内层、下补片内层插扣、下补片内层环面和下补片内层插扣凸齿组成;下补片外层为圆形,厚度与待修的复材件的损伤区域厚度相同;下补片内层为圆形,厚度为待修的复材件的损伤区域厚度的一半,四周的下补片内层环面为斜面,该斜面与下补片外层的上表面成45度锐角,从而形成一个两头粗且中间细的锥形结构,这种结构与传统的补片结构相比,既可以增加胶接的面积,又可以起到机械锁合的作用,提高接合强度,使结构更加牢固;下补片内层的上表面设置有下补片内层插扣,下补片内层插扣的两端设置有下补片内层插扣凸齿,其作用是插入上补片内层卡槽凹口内,形成机械锁合结构,再结合胶粘剂的作用,实现胶接与机械锁合的混合连接,使接合更为牢固;下补片内层插扣凸齿由外边缘向内程缩口设计即宽度逐渐减小,而且凸齿的长度为下补片内层插扣直径的1/4,这样的设计既可以有效地利用材料,又可以取得良好的锁合效果;下补片使用短碳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通过熔融沉积成型(FDM)3D打印技术制造,打印机喷嘴温度为270℃,热床温度为80℃,可以获得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兼优的补片,这种下补片结构中间细且两端粗,与传统注塑、模压或热压罐技术相比,3D打印技术不需要模具且不存在脱模困难的问题;
所述已修的复材件,为已经完成维修的复合材料零部件,其上的损伤区域已经被维修好,维修后复合材料件的使用功能与未损伤的复合材料件相同,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不低于未损伤的复合材料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维修结构及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维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机加设备将已经出现损伤的复合材料零部件的损伤区域挖去,得到待修的复材件;
S2、根据待修的复材件的待修补区域的尺寸,确定上补片和下补片的直径、厚度的尺寸,建立三维模型,转存为3D打印机容易识别的STL格式文件;
S3、使用熔融沉积成型3D打印机,以短碳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为3D打印材料,制造上补片和下补片;
S4、在上补片、下补片和待修的复材件的维修区域,涂抹胶粘剂;
S5、组装上下补片,下补片内层插扣插入上补片内层卡槽内,然后旋转,实现下补片内层插扣凸齿进入上补片内层卡槽凹口内,形成机械锁合与胶接的混合连接结构,胶粘剂固化后,完成维修工作,得到已修的复材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维修结构及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补片在复合材料零部件的损伤区域较小时,可以采用螺纹结合结构,上补片由上补片外层、上补片内层、上补片内层内螺纹和上补片内层环面组成;上补片内层内部设置有上补片内层内螺纹,可以与下补片内层外螺纹形成螺纹旋合结构,而且通过在上补片内层内螺纹上涂抹胶粘剂,实现胶接与螺纹连接的混合连接,使接合更为牢固;相应地,下补片也采用螺纹结合结构,下补片由下补片外层、下补片内层、下补片内层外螺纹和下补片内层环面组成;下补片内层的上表面设置有下补片内层外螺纹,其作用是旋入上补片内层内螺纹,形成螺纹旋合结构,而且通过在下补片内层外螺纹上涂抹胶粘剂,实现胶接与螺纹连接的混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34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