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胞形态扫描区域选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1520.9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5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岗;贺环宇;李昕;高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深析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36;G06T7/155;G06T5/30;G06T7/62;G06T7/9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杜文茹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海洋科技园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胞 形态 扫描 区域 选择 方法 | ||
一种细胞形态扫描区域选择方法,在高分辨率细胞形态学自动扫描流程中,通过10倍物镜预扫得到若干张十倍图之后,首先估算每张十倍图中的有核细胞数和成熟红细胞数,计算区域面积大于设定阈值的空白区域轮廓,计算染色深度大于设定阈值且连通区域面积大于设定阈值的轮廓,然后按照成熟红细胞数从大到小的顺序选择区域,同时要避开所述的空白区域和染色深度大于设定阈值的区域,直到所选区域中的有核细胞数达到设定值,完成最优扫描区域的选择。本发明能够模拟人工在低倍镜下选择代表性区域的过程,避免高倍镜下对大量无效区域的扫描,直接对选择的有效区域进行高倍镜扫描,减少扫描时间,提高扫描效率,从而确保自动扫描流程高效顺利地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细胞形态扫描区域选择方法。
背景技术
细胞形态学作为各种血细胞检验的基础,对大多数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疾病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种血细胞的形态与数量可以得到初步印象或诊断及分类,并为进一步检查提供依据或思路。传统的检验方法需要人工选择涂片中具有代表性的细胞镜检区域,然后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进一步观察细胞形态、比例等。随着全自动显微镜扫描平台的出现,通过图像处理及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对涂片的全自动扫描及分析,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人工镜下对血细胞的识别及手工计数的工作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改善了检验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而在全自动扫描流程中涉及到低倍物镜(通常是10X)和高倍物镜(通常是100X)的转换,此过程需要在低倍镜下寻找合适的扫描区域,然后再切换到高倍镜下进行扫描。
高分辨率细胞形态学自动扫描流程中涉及到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转换过程,首先需要从大量的低倍物镜扫描结果图中寻找合适的扫描区域(一个低倍视野=100个高倍视野),然后切换到高倍镜下进行详细扫描。因此,扫描区域的选择是直接影响扫描效果的关键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从大量的低倍物镜扫描图中选择出合适的区域以进行高倍镜扫描的细胞形态扫描区域选择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细胞形态扫描区域选择方法,在高分辨率细胞形态学自动扫描流程中,通过10倍物镜预扫得到若干张十倍图之后,首先估算每张十倍图中的有核细胞数和成熟红细胞数,计算区域面积大于设定阈值的空白区域轮廓,计算染色深度大于设定阈值且连通区域面积大于设定阈值的轮廓,然后按照成熟红细胞数从大到小的顺序选择区域,同时要避开所述的空白区域和染色深度大于设定阈值的区域,直到所选区域中的有核细胞数达到设定值,完成最优扫描区域的选择。
本发明的一种细胞形态扫描区域选择方法,根据低倍图(清晰度不如高倍图)选择合适有效的高倍镜扫描区域的算法,其扫描区域选择的结果符合检验的要求,与人工选择基本一致。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模拟人工在低倍镜下选择代表性区域的过程,能够避免高倍镜下对大量无效区域的扫描,直接对选择的有效区域进行高倍镜扫描,可以减少扫描时间,提高扫描效率,从而确保自动扫描流程高效顺利地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有核细胞数和成熟红细胞数计算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较大空白区域轮廓计算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中染色过深的大连通区域轮廓计算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基于丝杠和直线导轨的竖直方向波浪浮标检测装置及方法做出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深析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深析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15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应力管桩桩头内部液压环切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硬度换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