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及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7951.1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4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永昂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2/04;E01D10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1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施工 系统 施工工艺 | ||
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及施工工艺,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包括模板装置,模板装置包括外模、内模、顶模和端模,外模、顶模和端模围合形成封闭结构,内模设在封闭结构内,内模轴向的两端与端模相抵接,外模和内模之间设有隔离支撑机构,隔离支撑机构包括支撑钢筋、抵接端头和卡接端头,抵接端头固定在支撑钢筋轴向的两端,卡接端头设在抵接端头远离支撑钢筋的一端,抵接端头远离钢筋的一端与内模和外模相互靠近的一侧相抵接,卡接端头卡接固定在内模或者外模上。本申请具有以下效果:内模由于隔离支撑机构的固定,在外模内保持稳固且不易产生晃动,因此连续箱梁成型后不易产生偏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及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桥梁工程中,同一梁体具有三个或者更多的墩柱进行支撑,则该梁体可以被称为连续梁。连续箱梁则是内部中空,上部的两侧设有翼缘的连续梁,因其类似箱体而得名。现浇连续箱梁即为施工现场浇筑成型的连续箱梁。随着我国桥梁技术的提高,桥梁的美观也越来越高,现浇连续箱梁因具有外形简捷、美观、抗扭刚度大、整体性好、适用性强等优点,在桥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浇连续箱梁的浇筑施工往往依赖于辅助浇筑施工系统,例如满堂支架。满堂支架的施工包括梁底模、翼缘模板、腹板侧模以及内模的安装,其中梁底模、翼缘模板、腹板侧模围合形成外模,内模固定在在外模内,内模和外模间隔设置并形成浇筑空间。内模和外模之间设有对拉拉杆。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内模在外模内的稳固性影响着现浇连续箱梁的成型效果,若内模固定不牢,现浇连续箱梁成型后尺寸易产生偏差且成型效果较差,严重时现浇连续箱梁甚至无法成型。
发明内容
为了增强内模在外模内的稳固性,以使得连续箱梁成型后不易产生偏差,本申请提供一种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及施工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及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包括模板装置,所述模板装置包括外模、内模、顶模和端模,所述外模、顶模和端模围合形成封闭结构,所述内模设在封闭结构内,所述内模的外侧壁与外模和顶模的内侧壁均间隔设置,所述内模轴向的两端与端模相抵接,所述外模和内模之间设有隔离支撑机构,所述隔离支撑机构包括支撑钢筋、抵接端头和卡接端头,所述抵接端头固定在支撑钢筋轴向的两端,所述卡接端头设在抵接端头远离支撑钢筋的一端,所述抵接端头远离钢筋的一端与内模和外模相互靠近的一侧相抵接,所述卡接端头卡接固定在内模或者外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在底模和侧模上固定卡接端头,然后在外模远离地面的一侧固定支撑钢筋,并使得套管段与外模相抵接;再将内模靠近外模的一侧与支撑钢筋另一端的套管段相抵接,然后在内模上穿设卡接端头,然后进行端模和顶模的固定,即可使得外模、内模、顶模和端模围合形成用于浇筑现浇连续箱梁的浇筑空间;内模由于隔离支撑机构的固定,在外模内保持稳固且不易产生晃动,因此连续箱梁成型后不易产生偏差。
可选的,所述抵接端头包括套管段和柱体段,所述柱体段与支撑钢筋固定连接,所述套管段与内模或者外模相互靠近的一端相抵接,所述套管段与柱体段同轴设置且固定连接,所述柱体段远离支撑钢筋一端的端部位于套管段内,所述卡接端头靠近抵接端头的一端伸入套管段内且与柱体段榫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柱体段用于抵接端头与卡接端头固定连接,柱体段与卡接端头榫卯连接,可以增强柱体段与卡接端头之间的连接效果,以使得柱体段和卡接端头之间不易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得隔离支撑机构更加稳固;卡接端头穿设在模板上,且套管段用于抵接端头与模板相抵接,可以使得抵接端头可以对模板形成有效支撑和固定,从而增强模板装置整体的稳固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永昂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永昂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79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结构以及半导体结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移送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