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心尖手术辅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6404.0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1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潘鹏程;龚霄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茵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B17/00;A61F2/91;A61F2/07;A61F2/966;A61F2/97 |
代理公司: | 武汉谦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1 | 代理人: | 尹伟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湖街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经心 手术 辅助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心尖手术辅助系统,其包括输送系统和金属支架,输送系统包括外套管和顶杆,金属支架包括锥筒状支架本体及置于支架本体内的聚合物封堵体,金属支架以径向收缩的状态预压缩于外套管内,顶杆的远端伸入至外套管内并与金属支架的近端抵接。本发明优点为,金属支架以径向收缩的状态预压缩于外套管内,有利于将外套管做的更细,从而可减小心尖开孔的尺寸,手术创伤更小;使用输送系统完成穿刺,无需再使用穿刺套件,手术过程简便,出血量少;固定环不会刺入心尖开孔端面的肌肉组织,对心脏损伤小;支架本体由金属丝一体编织,柔韧性好,可自适应压缩和扩张,从而更好、更容易达到密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心尖手术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脏手术正由原来的外科大开胸式向微创式发展。经血管的微创手术是创伤最小的术式,但由于病人自身血管问题和器械不够精细等问题,在大开胸式与血管微创式手术中间发展了一门新型的手术方式,即经心尖微创手术。经心尖微创手术需要在两根肋骨间切开皮肤和肌肉组织约4cm的口子,直接暴露心尖位置。该术式不需锯开骨头,对人体损伤较小,虽然创伤稍比经血管的创伤大一些,但其操作路径短且直接,使得手术可以更为简单。
例如目前应用较多的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术,可在心脏不停跳,无需建立体外循环的条件下进行,创伤小、恢复快,特别适合年老体弱患者。在进行此类手术时,首先需经心尖穿刺,而后经穿刺路径将瓣膜植入心脏。从心尖入路,植入的距离只有20cm~30cm,距离大大缩短,操作更加方便准确。
但经心尖路径的手术必需在心尖处处切口,然后缝合包,穿刺,通过鞘管进行手术。术后,收紧荷包,通过心肌收缩闭合心尖开口,这种闭合方式术后患者疼痛感强烈,甚至会发生大出血、感染,进而有生命危险。同时,心尖位置缝制荷包难度较高,通常由经验丰富的心脏外科医生进行。
CN103052359A公开了一种心尖闭合系统,其一定程度的解决了上述问题,但仍存在如下不足:1)其输送装置自带的导管限定为允许经心尖手术中的器具通过,因此导管相对较粗,其从支架本体内的密封材料内穿过,导致密封材料中心孔被撑开,支架本体是以扩张的形态内置于套管中,故套管的直径也相对较大,这就要求预先穿刺形成的心尖孔较大,通常孔径在6.6mm左右;2)其组织附连部分为钩状且会钩入心尖孔周边的心肌组织,对组织有损伤,且后续若想取出支架本体则会较为困难;3)未公开如何将阀设置于心尖闭合装置的中心处,二次手术时,导管插入心尖闭合装置后进入心内的导管远端无有效引导,增加了手术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经心尖手术辅助系统,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心尖微创手术的闭合装置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经心尖手术辅助系统,其包括输送系统和金属支架,所述输送系统包括外套管和顶杆,所述金属支架包括锥筒状支架本体及置于所述支架本体内的聚合物封堵体,所述金属支架以径向收缩的状态预压缩于所述外套管内,所述顶杆的远端伸入至所述外套管内并与所述金属支架的近端抵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还包括允许经心尖手术中的器具通过的鞘管,所述金属支架置于心尖开孔指定位置后,所述鞘管可从所述聚合物封堵体的中心穿过并进入心室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结构改进的好处为,允许经心尖手术中的器具通过的鞘管在真正需要手术时才插入,有利于金属支架以径向更大程度的收缩状态压入外套管,便于减小使用的外套管的外径,达到降低心尖开孔尺寸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支架本体的远端和近端分别均设有可向外侧弹出张开的固定爪。
采用上述进一步结构改进的好处为,固定爪可张开并与心尖开孔远近两端的端面贴合,从而使支架本体在心尖开孔内得到有效限位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茵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茵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64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通管件用坡口加工机
- 下一篇:动水环境三管旋喷桩坑内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