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油墨干燥结块的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8187.0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9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杨献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普拉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7/00 | 分类号: | B41F17/00;B41F13/34;B41F31/38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王曦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兴市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油墨 干燥 结块 包装 装潢 印刷品 印刷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的印刷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止油墨干燥结块的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墨层多级调节机构,所述墨层多级调节机构的顶端活动安装有印刷调节机构,所述印刷调节机构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油墨辊,所述印刷调节机构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印刷辊。该防止油墨干燥结块的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设备,通过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可以进行两级调节,避免印刷辊与印刷品接触太近,使得墨层太厚,防止结块,通过螺纹连接,准确调整位置,通过螺纹自锁,避免出现调整后移动的情况,通过伏安特性,便于准确调节油墨辊与印刷辊之间的距离,避免形成晶化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油墨干燥结块的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设备,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现有的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设备在大面积实地印刷过程中,由于上墨量太大、墨层太厚,容易使得印品表面的墨层结块,容易导致印品表面的墨层脱落,而现有设备通过气动装置调节印刷设备与印刷品的高度来调节墨层厚度,虽然调节响应速度快,但是调节精度差,通过丝杠调节则容易产生震动,使得印刷品移动,不便进行印刷;
第二、现有的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设备油墨辊与印刷辊之间的距离无法智能调节,调节位移不够精准有效,容易使得油墨辊上的油墨在印刷辊转印时产生前一色印迹干燥过快,形成晶化,使后一色套印刷不上,影响产品质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者提供了一种防止油墨干燥结块的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设备,通过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可以进行两级调节,避免印刷辊与印刷品接触太近,使得墨层太厚,防止结块,通过螺纹连接,准确调整位置,通过螺纹自锁,避免出现调整后移动的情况,通过伏安特性,便于准确调节油墨辊与印刷辊之间的距离,避免形成晶化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油墨干燥结块的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设备,具备实用性高、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实用性差、效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实用性高、效率高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油墨干燥结块的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墨层多级调节机构,所述墨层多级调节机构的顶端活动安装有印刷调节机构,所述印刷调节机构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油墨辊,所述印刷调节机构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印刷辊。
优选的,所述墨层多级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一电磁阀、第一活塞、电磁控制阀、波纹管、第一连轴、第二电磁阀、第一壳体、连接活塞杆、第一连接板、第二壳体、齿条、第一连杆,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上侧设置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侧面设置有电磁控制阀,所述电磁控制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波纹管,所述第一活塞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轴,所述波纹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阀,所述波纹管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连接活塞杆,所述连接活塞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因此,通过气泵,可以带动印刷辊以及上部分机构向上移动,进行初步调整,避免印刷辊与印刷品接触太近,使得墨层太厚,防止结块,通过第一连轴与连接块转动连接,使得通过螺纹调节时,减小第一连轴与印刷辊之间的震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与第一电磁阀电连接,所述第一连轴与外壳电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与电磁控制阀电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气泵活动连接,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第一活塞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轴的顶端与印刷辊转动连接,因此,通过打开第二电磁阀,使得波纹管内部的气压减小,使得配重块通过重力挤压波纹管,使得空气进入第一壳体的内部,使得连接活塞杆向上移动,通过螺纹连接,便于缓慢移动,准确调整位置,通过螺纹自锁,避免出现调整后移动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普拉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宁普拉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81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种植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基于目标检测的自动曝光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