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美容针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8042.0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1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谢泽平;刘超;黄淋斌;张乔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联合丽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B05D5/00;B05D7/24;C22C33/00;C22C33/04;C22C38/00;C22C38/02;C22C38/04;C22C38/12;C22C38/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得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62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510200 广东省广州市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美容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了一种美容针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的选取:碳3.5‑3.7%、锰1.3‑1.6%、硅0.3‑0.6%、铜0.2‑0.4%、硼0.3‑0.5%、钒0.1‑0.5%、铜0.5‑0.7%、锡0.10‑0.15%、改性硅灰石粉0.2‑0.5%;步骤二,熔炼处理:将原料依次加入到熔炼炉中进行熔炼,熔炼温度为1000‑1500℃,熔炼时间为10‑20min,然后保温处理。本发明的美容针通过多组原料进行配比,提高了产品的抗菌性,原料中加入的改性硅灰石粉,通过硅灰石进行改性处理,本身其结构为针状结构,改性后活性更强,从而通过针状结构降低病菌的容纳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美容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美容针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美容针又称大S美白针,美白注射液(也称大S美白针)因其显著的功效受到演艺界女星的喜爱和推崇,被誉为美白天使,每隔一到两年时间就要注射1-2个疗程,以保持肌肤白皙细嫩,使自己在镜头前显得青春焕发美丽动人。它对祛除皱纹、增加肌肤弹性、收缩毛孔、淡化色素有极好的功效。令全身肌肤净白、细嫩、紧致的完美境界。
现有的美容针采用不锈钢原料进行制备,美容针的抗菌性能不是很好,容易滋生病菌,影响美容针使用,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容针的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美容针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料的选取:碳3.5-3.7%、锰1.3-1.6%、硅0.3-0.6%、铜0.2-0.4%、硼0.3-0.5%、钒0.1-0.5%、铜0.5-0.7%、锡0.10-0.15%、改性硅灰石粉0.2-0.5%;
步骤二,熔炼处理:将原料依次加入到熔炼炉中进行熔炼,熔炼温度为1000-1500℃,熔炼时间为10-20min,然后保温处理;
步骤三,均质变质剂的制备:将Sr粉送入到膨润土液中进行分散,分散转速为100-200r/min,分散时间为10-20min,得到均质变质剂;
步骤四,二次熔炼:将均质变质剂送入到步骤二熔炼炉中继续熔炼10-20min,得到改进料;
步骤五,初体的制备:将改进料送入到模具中进行冷压成型,冷压成型的压力为1-10MPa,冷压时间为5-15min,得到初体;
步骤六,抗菌表面处理:将初体上喷涂抗菌液,然后送入到热化炉中进行热化处理,热化温度为150-200℃,热化时间为10-20min,即可。
优选地,所述改性硅灰石粉的制备方法为:将硅灰石按照重量比1:3送入到脂肪酸二乙醇酰胺中,然后再加入硅灰石总量1-2倍的海藻酸钠溶液,脉冲磁场处理,得到改性硅灰石粉。
优选地,所述脉冲磁场处理的脉冲磁场强度为1-2T,脉冲数为10-30。
优选地,所述脉冲磁场处理的脉冲磁场强度为1.5T,脉冲数为20。
优选地,所述膨润土液的制备方法为:将膨润土先送入到环烷酸稀土剂中搅拌10-20min,搅拌转速为100-200r/min,然后再加入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继续搅拌10-20min,得到膨润土液。
优选地,所述环烷酸稀土剂为氯化钇、环烷酸钠、乙醇按照重量比1:(2-4):7混合制备而成。
优选地,所述氯化钇、环烷酸钠、乙醇的量比为1:3: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联合丽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联合丽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80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光耦封装结构的设备及封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差动光谱共焦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