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核Argonaute蛋白的基因编辑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5085.3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1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英;邢佳妮;麻丽霞;闫强;李鹏程;徐坤;程心珍;闫娜娜;孙永森;李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5 | 分类号: | C12N15/85;C12N15/55;C12N15/113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范巍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rgonaute 蛋白 基因 编辑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核Argonaute蛋白的基因编辑应用,通过构建源于细菌的Argonaute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以及在转化宿主细胞后对该Argonaute蛋白的表达载体和共转化载体的降解的检测以及基因组位点的检测,发现了其具有被特异性转录本激活并靶向特定DNA靶序列的能力,并且在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导向RNA的参与下,实现了对基因组靶序列进行inDel频率为3%的基因编辑。实验结果表明原核Argonaute蛋白可以用于细胞内基因编辑工具的开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涉及原核Argonaute(pAgo)蛋白的核酸酶特性以及通过其实现细胞内基因编辑工具的开发。
背景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通常使用的基因编辑工具包括ZFNs(Kim,Skowron,zybalski 1996;Bitinaite et al.1998)和TALENs(Cermak et al.2011),以及CRISPR/Cas9(Bikard etal.2012)。CRISPR/Cas9技术通过使用人工核酸酶对基因组DNA的目标位置引入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DSBs),利用细胞自身的修复途径,例如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以及同源序列介导的同源重组(homologousrecombination,HR)来实现对目的基因序列的修改,能够比较精确的对生物体基因组特定目标基因位点进行修饰。但是CRISPR/Cas9技术也有一定缺陷,那就是对PAM序列的依赖(Garneau et al.2010)以及具有一定脱靶性(Zhang et al.2015)。对PAM序列的依赖使其在靶基因序列的选择上受到限制,脱靶性也造成了其在基因疾病治疗等领域应用时的潜在威胁。因此,开发出其他种类的基因编辑工具成为基因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
原核Argonaute蛋白是细胞防御外源DNA入侵或者病毒感染的工具之一,具有降解外源DNA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发现始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John van der Oost团队领衔发表的关于TtAgo作为一种以5'磷酸化的单链DNA(ssDNA)为导向序列的靶向切割互补的单链DNA序列的核酸酶(Swarts et al.2014)的研究报道。由于大多数原核Argonaute蛋白(pAgos)宿主菌的生存条件都较为极端,例如高热以及高盐,这就使得在宿主菌中研究其蛋白活性及其生理功能较为困难。
随着越来越多的关于古细菌、细菌的Argonaute蛋白与导向序列和靶序列在细胞外环境下共同孵育的实验的进行,证明了原核Argonaute蛋白的核酸切割活性。其中大多数原核Argonaute蛋白以DNA为酶作用底物(TtAgo(Swarts et al.2014)、PfAgo(Swarts etal.2015)、MpAgo(Doxzen and Doudna 2017;Kaya et al.2016)、MjAgo(Zander etal.2017)、CbAgo(Hegge et al.2019;Kuzmenko et al.2020)、RsAgo(Miyoshi etal.2016)),个别原核Argonaute蛋白也可以以RNA为酶作用底物(NgAgo(Qi et al.2016;Wuet al.2017)、RsAgo(Olovnikov et al.2013));不同原核Argonaute蛋白的导向序列也不完全相同,有些需要导向序列的DNA 5'磷酸化修饰(TtAgo(Swarts et al.2014)、PfAgo(Swarts et al.2015)、MjAgo(Zander et al.2017)、CbAgo(Hegge et al.2019)、NgAgo(Qiet al.2016)),有些需要识别5'羟基化的DNA导向序列(MpAgo(Kaya et al.20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50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毛笔上胶用往复式胶液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感温变色丁腈橡胶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