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污染物抹茶的制备方法及低污染物抹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9745.0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0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邵胜荣;胡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国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01G17/00;A01G13/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周祥玉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茶叶深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污染物抹茶的制备方法及低污染物抹茶。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抹茶中的高氯酸盐含量普遍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低污染物抹茶的制备方法及低污染物抹茶,包括茶树种植选址,选择土壤中高氯酸盐浓度为1.20ng/g以下的土壤为种植土壤,种植茶树;种植栽培,茶树的茶芽萌发后至茶叶采摘前的时间段内,用遮阳网覆盖10‑20天;采摘及运输,利用采摘机械,采摘鲜叶,装入立方袋容器中,运输至青叶槽中;加工,经过包括但不限于杀青、冷却、干燥、梗叶分离、磨粉和过筛步骤,得到成品抹茶。本发明对茶树的种植土壤进行严格的选择,从源头上降低了成品抹茶中高氯酸盐的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深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污染物抹茶的制备方法及低污染物抹茶。
背景技术
抹茶起源于中国隋唐,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古时的抹茶是将春天的茶叶的嫩叶,用蒸汽杀青后,做成饼茶保存,食用前放在火上再次烘焙干燥,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后直接冲泡饮用。自明代以来,改用茶叶,冲泡喝汤,弃置茶渣。现如今,随着国际食品生产企业推出了抹茶口味的食品,如抹茶冰激凌和抹茶牛奶等,消费者对抹茶的兴趣也越来越高。
随着抹茶应用的广泛推广,消费者对产品的健康程度也越来越关注了。而从近几年各机构对茶叶的抽查检测报告中发现,新型污染物的出现率在逐步的提高,例如现有技术中抹茶中的高氯酸盐含量普遍较高。这现象表明,原有的生产模式生产出的产品,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消费者对食品健康要求的标准。
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桑抹茶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1810209524.X],该发明专利申请包括以下步骤:(1)桑树栽植:以山区立地条件较好的银杏树林中栽植桑树,所述桑树为经嫁接或扦插的纯品种桑,且在春季桑芽萌动后对其遮阳处理,遮阳率为60~80%;所述的纯品种桑以食用桑栽植标准,密植,每667m2种植1000~1500株,树型低干养成,栽植当年离地20~30cm定干,翌年春伐离地30~40cm伐条定拳,以使形成枝条丛生的树型;(2)桑叶采摘:于每年4~5月采摘桑树芽叶,同时采摘野生皋茶芽叶,去除叶柄,并将桑树芽叶和野生皋茶芽叶按重量比7:3混合均匀,得茶叶混合物;(3)烫青处理:将步骤(2)中的茶叶混合物置于煮沸的烫青处理液中烫青处理5~10s,所述烫青处理液为在纯净水中添加其总重量0.5~1%的食用碱制备得到的混合液;(4)漂洗冷却:将步骤(3)中烫青处理的茶叶混合物转入漂洗池中漂洗冷却,漂洗池中水温为0~5℃;(5)脱水:将漂洗处理后的茶叶混合物入离心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6)初烘干:使用电热鼓风机对茶叶进行表面干燥处理;(7)低温烘焙:将烘焙温度控制在50~60℃,烘焙至茶叶含水率8~10%时进行初步粉碎,过细筛去除碾茶中的茶梗、叶脉、末、杂质,再进行烘焙至含水率为6%以内;(8)茶叶精细粉碎:将步骤(7)初磨的茶叶混合物精细研磨至细度为1000~1500目;(9)储存、备用。
该发明申请具有最大限度的保持了茶叶原有的色泽以及营养、药理成分,确保了桑抹茶粉的优异品质的优势,但其仍未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氯酸盐含量低的低污染物抹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氯酸盐含量低的低污染物抹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低污染物抹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茶树种植选址,选择土壤中高氯酸盐浓度为1.20ng/g以下的土壤为种植土壤,种植茶树;
步骤二:种植栽培,茶树的茶芽萌发后至茶叶采摘前的时间段内,用遮阳网覆盖10-20天;
步骤三:采摘及运输,利用采摘机械,采摘鲜叶,装入立方袋容器中,运输至青叶槽中;
步骤四:加工,经过包括但不限于杀青、冷却、干燥、梗叶分离、磨粉和过筛步骤,得到成品抹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国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国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97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