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影像辅助的医学诊断评估系统、方法、介质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5901.6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45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吴皓;贾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G06T7/33 | 分类号: | G06T7/33;G06T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倪静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影像 辅助 医学 诊断 评估 系统 方法 介质 终端 | ||
本发明提供基于影像辅助的医学诊断评估系统、方法、介质及终端,包括:影像导入模块,用于导入CT影像、MR影像及其他模态的医学影像;影像配准模块,用于从影像(可为术前或术后,治疗前、治疗后,或任意时间)序列中确定基底影像,并以确定的基底与其他影像进行自动或手动配准;曲面重建模块,对进行影像区域内特定的路径(可为曲线)进行标示,配准基底影像或所选影像,重建出围绕该径路图像(重建曲面),并进行三维可视化显示;三维建模模块,用于根据影像模态绘制相应蒙版,并根据蒙版计算生成三维模型后,自动获得该模型各参数(如体积等),以特定格式进行保存。实现高精度的自动影像配准,提高医学诊断评估的准确性;大幅缩短医师的评估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影像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影像辅助的医学诊断评估系统、方法、介质及终端。
背景技术
影像学评估是临床诊断中的重要辅助手段。然而,尽管高精度CT扫描重建技术以及薄层MR成像技术都已相对成熟,但受制于两者的成像原理,临床上进行影像学评估时往往需要同时参考CT、MR以及其他医学影像以做出准确的判断。以人工耳蜗植入术为例,在进行耳蜗植入后的影像学评估时往往需要将术前CT、术前MR及术后CT三组影像进行配准融合,同时辅以三维建模技术以对患者的耳蜗电极植入位置进行评估,这对临床医师而言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且要求医师对上述各类技术都有较为熟练的掌握。为进一步提高医学诊断评估的准确性,同时缩短医学诊断评估所需的时间,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影像辅助的医学诊断评估方法及系统。
另外,除常规的影像配准之外,临床诊断时还可能用到诸如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曲面重建(Cerved Projection Reformation,CPR)、三维建模技术等其他辅助评价手段。仍然以人工耳蜗植入术为例,耳蜗植入的术后影像学评估,其主要评判指标是耳蜗电极与内耳基底膜的相对位置关系。为直观地体现出上述位置关系,在进行影像配准的同时,往往还需要辅以曲面重建(CPR)以及三维建模技术以进行较为精确的评估。然而,无论是曲面重建还是三维建模,其首要前提必然是配准融合的精度足够高。目前,常见的医学三维建模软件(如Mimics、3D slicer等),虽然可以实现包括图像分割、配准融合、曲面重建、三维建模等功能,但其配准融合往往以手动方式进行配准,在精度上上存在一定不足。另外,上述医学三维建模软件在操作上都有一定的门槛,需要一定的学习与实操才可熟练使用。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影像辅助的植入手术的术后评估系统、方法、介质及终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术后影像评估不精准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影像辅助的医学诊断评估系统,包括:影像导入模块,用于导入CT影像、MR影像及模态医学影像;影像配准模块,用于从所述CT影像、MR影像及模态医学影像中确定配准基底影像,并对所确定的配准基底影像粗调节后进行影像配准;曲面重建模块,用于对进行影像配准后的配准基底影像绘制出曲面路径,并根据所绘制的曲面路径生成重建曲面;三维建模模块,用于根据影像模态绘制相应蒙版,并根据蒙版计算生成三维模型后以特定格式进行保存。
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影像配准模块包括大体配准子模块,其执行如下步骤:粗配MR影像和CT影像的位置与角度;对MR和CT影像进行大体精确配准。
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影像配准模块包括局部配准子模块,其执行如下步骤:粗配MR影像和CT影像的位置与角度;选中需要精确配准的感兴趣区域;对MR影像、CT影像进行局部精准配准。
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三维建模模块根据影像模态绘制相应蒙版的方式包括:若影像模态为CT影像,则利用区域生长法绘制电极蒙版;若影像模态为MR影像,则通过手动绘制的方式绘制基底膜蒙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59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