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诱导提高抱子芥抽薹开花效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7730.4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6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独臣;李跃建;巩雪峰;蔡鹏;梁根云;房超;刘小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60 | 分类号: | A01G22/60;A01G7/06;A01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刘妮 |
地址: | 61006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诱导 提高 抱子芥抽薹 开花 效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导提高抱子芥抽薹开花效率的方法,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新鲜成熟合格的抱子芥商品种;(2)8月中旬将上述种子置于烧杯中,45℃~50℃温水缓慢冲入,轻缓搅拌3~5分钟,静置3~4小时后,用纱布沥干水;(3)沥水后的种子放入铺有滤纸的高温消毒灭菌的培养皿里,将种子均匀摊开在滤纸上,保存滤纸湿润,用封口膜封口,20℃~25℃暗培养10~14小时,直至80%种子露白;(4)将装有露白种子的培养皿放入3℃~5℃冰箱暗处理10~30天,保持滤纸湿润;(5)将暗处理10~30天的种子与未处理的种子在9月上旬同期播种于50孔穴盘中,25~30天后移栽;大田肥水管理同于正常季节播种的抱子芥生产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诱导提高抱子芥抽薹开花效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十字花科植物主要通过6个途径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对抽薹开花进行调控,分别是光周期途径及昼夜节律钟、春化途径、自主途径、赤霉素途径、年龄途径和外界温度途径。在芸薹属蔬菜作物中,芥菜是典型的种子春化作物,通常需要感受长时间低温才能通过春化作用而抽薹开花。
抱子芥(Brassica juncea var.gemmifera Lee et Lin.)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芥菜种的一个变种,俗称儿菜、抱儿菜等,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四川省及重庆等地冬春季节重要的蔬菜之一。上市时间正值冬春蔬菜淡季上市,产量高、效益好,为保障城乡供应,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抱子芥多为二年生栽培作物,喜温凉湿润环境,适于冬春季栽培,生长势强。儿菜种子8~10℃开始发芽,幼苗生长最适温度为20℃左右,当儿菜长到一定阶段,顶生腋芽开始膨大,进入成儿时期,腋芽膨大最适温度10~15℃。播期选择是儿菜高产栽培的关键环节,四川盆地宜在8月下旬~9月初播种。播期过早,前期高温徒长,植株抽薹形成棒形,不长儿芽;播期过迟,小株通过低温春化,腋芽少而小,商品形状均无法正常表现,很难开展有效的育种工作。儿菜在正常季节栽培,腋芽肥大,商品性状观察选择绝佳,但却很难抽薹开花结实,只能看不能留,导致儿菜杂交育种技术很难突破,无法选育高产优质抗逆抱子芥新品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诱导提高抱子芥抽薹开花效率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儿菜在正常季节栽培,腋芽肥大,商品性状观察选择绝佳,但却很难抽薹开花结实,只能看不能留,导致儿菜杂交育种技术很难突破,无法选育高产优质抗逆抱子芥新品种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诱导提高抱子芥抽薹开花效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新鲜成熟合格的抱子芥商品种;
(2)8月中旬将上述种子置于烧杯中,45~50℃温水缓慢冲入,轻缓搅拌 3~5分钟,静置3~4小时后,用纱布沥干水;
(3)沥水后的种子放入铺有滤纸的高温消毒灭菌的培养皿里,将种子均匀摊开在滤纸上,保存滤纸湿润,用封口膜封口,20~25℃暗培养10~14小时,直至80%种子露白;
(4)将装有露白种子的培养皿放入3℃-5℃冰箱暗处理10~30天,保持滤纸湿润;
(5)将暗处理10~30天的种子在9月上旬同期播种于50孔穴盘,25~30 天移栽;大田肥水管理同于正常季节播种的抱子芥生产管理;
(6)待植株进入莲座期,11月上旬开始用赤霉素100mg/l~500mg/l喷雾植株心叶部位,7天一次,连续5次;
(7)大田正常管理,直至抽薹开花结实。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移栽后株行距为50*50c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赤霉素为300mg/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77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