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点胶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7067.3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0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林;单佳伟;黎理明;黎理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源明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B05C5/02;B05C11/10;B05D1/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刘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方法 装置 设备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圈点胶方法,包括:在检测到启动指令时,获取启动指令对应的线圈参数,并根据线圈参数将导线基材进行绕线,得到初始电感线圈;将初始电感线圈与芯片模块进行碰焊,并根据碰焊的焊点确定点胶位,对点胶位进行第一点胶操作;将芯片模块弯曲与点胶位粘合,并对弯曲后的芯片模块进行第二点胶操作,以包裹芯片模块,得到射频线圈。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线圈点胶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第一点胶操作使得芯片模块在点胶位更好地固定,在后续步骤中不会出现脱落、位移等情况,第二点胶操作为包裹点胶,进一步固定芯片模块与初始电感线圈,提高了射频线圈的合格率,提高了后续封装完成的RFID模块的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线圈点胶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RFID模块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都得到了应用,但是RFID模块在生产时性能测试的合格率不高,这不仅造成了生产材料的浪费,而且影响生产效率;RFID模块中的线圈与芯片模块封装固定的好坏是直接影响RFID模块性能的主要因素,那么在RFID模块的生产工艺中,如何提高线圈与芯片模块封装固定的质量,在保证RFID模块的性能的情况下提高RFID模块的合格率呢?
现有的RFID模块生产工艺为单点胶封装固定方法,在芯片模块弯曲与线圈贴合位置点胶,有包裹模块和定型的作用,但由于多层小线圈的线径一般很细,因此弯曲芯片模块后并不能与线圈完全贴合到位,使得芯片模块与线圈间有空隙或芯片模块被上层包裹胶撑起,进而影响后续的封装效果,使得RFID模块在性能检测与导通测试的合格率上都不够高,不仅浪费原材料,而且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线圈点胶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提高RFID模块线圈的测试合格率,进而提高RFID模块的测试合格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点胶方法,所述线圈点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检测到启动指令时,获取所述启动指令对应的线圈参数,并根据所述线圈参数将导线基材进行绕线,得到初始电感线圈;
将所述初始电感线圈与芯片模块进行碰焊,并根据所述碰焊的焊点确定点胶位,对所述点胶位进行第一点胶操作;
将所述芯片模块弯曲与所述点胶位粘合,并对弯曲后的芯片模块进行第二点胶操作,以包裹所述芯片模块,得到射频线圈。
优选地,线圈参数包括线圈圈数、线圈高度以及线圈内外径差。
优选地,对所述点胶位进行第一点胶操作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线圈参数与芯片模块的类型,确定第一点胶参数,所述第一点胶参数包括:第一点胶针头的大小和点胶量;
根据所述第一点胶针头的大小和所述点胶量,对所述点胶位进行第一点胶操作。
优选地,根据所述第一点胶针头的大小和所述点胶量,对所述点胶位进行第一点胶操作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点胶针头的大小,确定对应的第一点胶针头,并将所述第一点胶针头对准所述点胶位;
根据所述点胶量,通过所述第一点胶针头将粘合剂注射在所述点胶位上。
优选地,将所述芯片模块弯曲与所述点胶位粘合,并对弯曲后的芯片模块进行第二点胶操作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芯片模块的类型,确定弯曲参数,并基于所述弯曲参数将所述芯片模块弯曲与所述点胶位粘合,使所述芯片模块一侧面固定在所述初始电感线圈的上环面上;
根据所述线圈参数与芯片模块的类型,确定第二点胶参数,所述第二点胶参数包括:第二点胶针头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源明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源明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70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