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主动修复的抗震锚杆及其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4893.2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0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学震;蒋宇静;郑含芳;关振长;王刚;李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0/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方淮;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修复 抗震 及其 应用 方法 | ||
1.一种可主动修复的抗震锚杆,其特征在于:包括锚杆体,所述锚杆体外表面延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热熔条,所述热熔条贴设在锚杆体上并在该组合体外周绕设有电热线圈,所述锚杆体在热熔条下端处表面均设有气化膨胀囊,所述锚杆体内端插设入锚孔内,外端部经螺母与托盘固紧,锚杆体外端固设有与电热线圈连接的电磁加热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主动修复的抗震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膨胀囊包括膨胀囊外壳及其内部填充的加热可气化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主动修复的抗震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体插设入锚孔后经锚固剂填充凝固形成锚固体,该锚固体将热熔条、气化膨胀囊、电热线圈裹设在内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主动修复的抗震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条内设有压力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主动修复的抗震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体上固设有水分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主动修复的抗震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条材料选用低熔点金属材料。
7.一种可主动修复的抗震锚杆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任一种可主动修复的抗震锚杆,并按以下步骤进行:S1: 在待支护岩体中打锚孔,锚孔直径大于锚杆体、热熔条和电热线圈复合体的直径;S2:通过锚固剂将锚杆体、热熔条和电热线圈复合体锚固在锚孔中,锚固剂凝固后形成锚固体;S3:通过螺母和托盘将锚杆的外露端固定,完成锚杆的初步安装;S4:在地震导致锚杆的锚固剂在岩体裂隙位置破裂后,通过电磁加热控制器控制电磁加热线圈加热锚杆体,锚杆体热量传递到热熔条从而使热熔条熔化,熔化后的材料填充锚固剂破碎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主动修复的抗震锚杆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锚固体开裂区位于热熔条上部,热熔条熔化后无法向上流动,此时气化膨胀囊展开则可以将其向上挤入破裂锚固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48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