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内饰件及其制备方法和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2117.6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3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殷莎;杨瑞恒;尤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B60R16/033;B62D6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刘梦晴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内饰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内饰件及其制备方法和车辆,用于车辆的内饰件包括:复合材料下面板层;复合材料上面板层;中框,中框设于复合材料下面板层与复合材料上面板层之间,且复合材料下面板层、中框以及复合材料上面板层之间限定出容纳空间;锂离子软包电池,锂离子软包电池设于容纳空间内;发光表面层,发光表面层设于复合材料上面板层的远离复合材料下面板层的一侧表面。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内饰件,具有发光表面层和复合材料表面板,可以起到氛围灯和碳纤维表面纹理装饰的作用。进一步地,通过集成锂离子软包电池,具有储能功能,可以在不占据其他车辆空间的前提下,提高车辆的电池储能量,实现内饰件发光自驱动,增加续航里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内饰件、设有上述用于车辆的内饰件的车辆以及用于车辆的内饰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内饰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内饰覆盖件是汽车内饰中应用最多、面积最大的饰件。目前汽车内饰覆盖件的功能较为单一,仅能通过改变表皮材料颜色或添加氛围灯满足基本的发光和装饰功能,无法实现储能和承载的功能。此外,随着对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要求的提高,汽车主机厂通过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和增加电池体积来提高电池储能。这两种方法一方面提高了汽车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占据了汽车内部其他零部件的空间。因此,实现汽车内饰件的储能、承载、发光和装饰功能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内饰件,所述用于车辆的内饰件集储能、承载、发光和装饰多功能为一体,从而可以解决现有汽车内饰板无法储能、承载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内饰件。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内饰件的制备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内饰件,包括:复合材料下面板层;复合材料上面板层;中框,所述中框设于所述复合材料下面板层与所述复合材料上面板层之间,且所述复合材料下面板层、所述中框以及所述复合材料上面板层之间限定出容纳空间;锂离子软包电池,所述锂离子软包电池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发光表面层,所述发光表面层设于所述复合材料上面板层的远离所述复合材料下面板层的一侧表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内饰件,具有发光表面层和复合材料表面板(包括复合材料下面板层、复合材料上面板层),可以起到氛围灯和碳纤维表面纹理装饰的作用。进一步地,本申请中的用于车辆的内饰件,通过集成锂离子软包电池,具有储能功能,可以在不占据其他车辆空间的前提下,提高车辆的电池储能量,实现内饰件发光自驱动,增加续航里程。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内饰件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复合材料下面板层、所述中框以及所述复合材料上面板层采用复合材料预浸料模压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材料预浸料包括碳纤维增强织物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单向增强织物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织物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单向复合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锂离子软包电池由铝塑膜密封包覆,内部由双面涂敷的正极材料、隔膜、双面涂敷的负极材料依次堆叠而成,并灌入电解液,所述正极材料、所述负极材料、所述隔膜与所述铝塑膜均设有开孔。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材料的集流体上焊接有正极极耳,所述负极材料的集流体上焊接有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和所述负极极耳分别与所述发光表面层的光源通过导线连接以对其进行供电。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光表面层包括灯带、发光二极管、柔性LED模组以及发光板件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发光板件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导光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21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