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线双向通信电路、芯片及家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46266.1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61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沅;张旭;陈光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175 | 分类号: | H03K19/0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朱颖;臧建明 |
地址: | 200235 上海市徐汇区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线 双向通信 电路 芯片 家电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线双向通信电路、芯片及家电设备,用以解决现有单线双向通信电路只能用于连接同一电源供电的两个电子部件,不能够满足来自不同电源供电的电子部件之间的通信需求的问题。其中,单线双向通信电路,包括:输入端口、电平转换电路、输入输出端口和输出端口,电平转换电路分别与输入端口、输入输出端口和输出端口连接;输入端口用于输入第一电压信号;电平转换电路,用于将第一电压信号转换为第二电压信号;输入输出端口,用于输出第二电压信号;输入输出端口,还用于输入第三电压信号;电平转换电路,用于将第三电压信号转换为第四电压信号;输出端口,用于输出四电压信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线双向通信电路、芯片及家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的家电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功能的增加必然对控制电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由于家电设备中一些电子部件之间要传输的数据有限,而采用双线通信的制造成本较高,因此出现了单线双向通信电路,从而在实现电子部件之间进行通信的同时,降低了成本。但是,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还存在如下问题:
目前的单线双向通信电路用于连接同一电源供电的两个电子部件,使得同一电源供电的两个电子部件之间相互通信,但是不能够满足来自不同电源供电的电子部件之间的通信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线双向通信电路、芯片及家电设备,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来自不同电源供电的电子部件之间的通信需求。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线双向通信电路,包括:输入端口、电平转换电路、输入输出端口和输出端口,电平转换电路分别与输入端口、输入输出端口和输出端口连接;输入端口用于输入第一电压信号;电平转换电路,用于将第一电压信号转换为第二电压信号,第一电压信号与第二电压信号的电压域不同;输入输出端口,用于输出第二电压信号;输入输出端口,还用于输入第三电压信号;电平转换电路,用于将第三电压信号转换为第四电压信号;输出端口,用于输出四电压信号;其中,第一电压信号和第四电压信号属于第一电压域,第二电压信号和第三电压信号属于第二电压域。
在上述单线双向通信电路的优选方案中,电平转换电路包括:第一电平转换子电路和第二电平转换子电路,第一电平转换子电路分别连接输入端口和输入输出端口,第二电平转换子电路分别连接输入输出端口和输出端口;第一电平转换子电路,用于将第一电压信号转换为第二电压信号;第二电平转换子电路,用于将第三电压信号转换为第四电压信号。
在上述单线双向通信电路的优选方案中,第一电平转换子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第一开关单与输入端口连接,第二开关单元与输入输出端口连接,第二开关单还连接第二电压域的电源,输入输出端口连接在第二开关单元与第二电压域的电源之间;当第一电压信号的电压为第一电压域的最大电压值时,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截止,输入输出端口输出电压为第二电压域的最大电压值的第二电压信号;当第一电压信号的电压为第一电压域的最小电压值时,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导通,输入输出端口输出电压为第二电压域的最小电压值的第二电压信号。
在上述单线双向通信电路的优选方案中,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为晶体管;其中,第一开关单元的集电极与第二开关单元的基极连接,第二开关单元的集电极与输入输出端口以及第二电压域的电源连接。
在上述单线双向通信电路的优选方案中,述第二电平转换子电路包括:第三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与输入输出端口连接,第四开关单元与输出端口连接,第三开关单还连接第二电压域的电源;当所述第三电压信号的电压为所述第一电压域的最大电压值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截止,所述输出端口输出的电压为所述第二电压域的最大电压值的所述第四电压信号;当所述第三电压信号的电压为所述第一电压域的最小电压值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导通,所述输出端口输出的电压为所述第二电压域的最小电压值的所述第四电压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462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渔具标签封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抗压型琉璃瓦屋顶光伏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