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科用康复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12762.0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54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托博克(中国)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王珍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科 康复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骨科用康复辅助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顶端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三固定块的左端,第三固定块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转轴,转轴顶端活动安装有竖杆,竖杆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扶手,第二固定块的外部活动安装有转杆,竖杆前表面开设有限位孔。该骨科用康复辅助装置,具备实用性强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下肢骨科康复大多都采用针灸或按摩的方式对下肢的肌肉和神经进行刺激的方法,但无法正常模仿下肢的屈伸动作,其恢复效果不佳,同时也增强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骨科用康复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疾病往往会引发多种其他症状,其中下肢麻木无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病情严重甚至会引起瘫痪,为了恢复下肢的功能,避免出现肌肉萎缩等状况,自神经内科疾病治疗之后的护理过程中,下肢恢复训练护理即为重要。
现有的下肢骨科康复大多都采用针灸或按摩的方式对下肢的肌肉和神经进行刺激的方法,但无法正常模仿下肢的屈伸动作,其恢复效果不佳,同时也增强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故而提出一种骨科用康复辅助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科用康复辅助装置,具备实用性强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下肢骨科康复大多都采用针灸或按摩的方式对下肢的肌肉和神经进行刺激的方法,但无法正常模仿下肢的屈伸动作,其恢复效果不佳,同时也增强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实用性强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用康复辅助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顶端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三固定块的左端,第三固定块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转轴,转轴顶端活动安装有竖杆,竖杆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扶手,第二固定块的外部活动安装有转杆,竖杆前表面开设有限位孔,转杆前表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部活动安装有贯穿限位孔并延伸至竖杆后表面的限位销,所述第一固定块顶部开设有位于第二固定块左方的凹槽,凹槽左侧壁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远离连杆的一端活动安装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二固定块的左端,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踏板。
优选的,所述转轴前表面螺纹连接有贯穿竖杆内部并延伸至转轴后表面的第一螺杆,且第一螺杆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帽。
优选的,所述限位孔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且呈等距分布于竖杆的前表面。
优选的,所述限位销呈T字形,且限位销外部设置有若干个刻纹,所述第二固定块呈倒置L形。
优选的,所述踏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块,橡胶块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个锯齿状凸块。
优选的,所述扶手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台,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呈U字形。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科用康复辅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托博克(中国)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奥托博克(中国)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127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