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雏禽处理的激光断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99278.7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6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钟道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博世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D1/00 | 分类号: | A61D1/00;A61D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吕晓蕾 |
地址: | 518133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处理 激光 装置 | ||
一种用于雏禽处理的激光断喙装置,它属于雏禽机械化断喙装置技术领域,它包括一个机架,在机架上从下至上设置有雏禽移送机构、用于固定雏禽头部的面罩结构和激光断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断喙机构包括一个激光发射管、与激光发射管垂直连通的中空的激光摆头,所述的激光摆头的外壳通过一摆头驱动装置驱动;在激光摆头中设置有用于发射激光的激光反射镜,在激光摆头的下端设置有激光聚焦镜和出光口,所述的激光出光口位于面罩结构中面罩的正上方;所述的雏禽移送机构位于面罩结构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利用激光作为断喙工具,提高了断喙效率和断喙的安全性,可以在应用在大规模禽类养殖场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雏禽处理的激光断喙装置,它属于雏禽机械化断喙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大规模禽类养殖生产中,为禽类更好的生长,需要对刚刚孵化出的一日龄雏禽进行断喙操作。传统的断喙工作基本都是人工完成,对于大规模养殖生产,人工断喙的效率太低。为此,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机械化的断喙装置,这些装置采用机械刀具配合机械化的雏禽移送机构,可以将移送到位的雏禽,用机械刀进行断喙,做到了断喙操作的连续性,大大提高了断喙工作的效率。这种机械刀具的断喙装置对于断喙刀具的要求相对比较高,且刀具切割对于雏禽造成创伤也比较大,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激光作为切割工具,断喙效率高,断喙安全的用于雏禽处理的激光断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雏禽处理的激光断喙装置,它包括一个机架,在机架上从下至上设置有雏禽移送机构、用于固定雏禽头部的面罩结构和激光断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断喙机构包括一个激光发射管、与激光发射管垂直连通的中空的激光摆头,所述的激光摆头的外壳通过一摆头驱动装置驱动;在激光摆头中设置有用于发射激光的激光反射镜,在激光摆头的下端设置有激光聚焦镜和出光口,所述的激光出光口位于面罩结构中面罩的正上方;所述的雏禽移送机构位于面罩结构的下方。
所述的摆头驱动装置为皮带轮驱动机构,它包括一个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轴驱动的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在所述的从动带轮上设置有摆动限位凸起,所述的激光摆头的外壳固定在从动带轮上。
所述的用于固定雏禽头部的面罩结构包括一个面罩和驱动面罩前后位移的面罩移动装置。
所述的面罩移动装置包括一个直轴电机、一个固定在机架上的滑轨座和一个由直轴电机驱动的滑轨,所述的面罩置于滑轨上。
所述的雏禽移送机构包括移送电机和移送链轮机构,在移送链轮机构的轮带上均匀固定有多个雏禽夹持装置。
所述的雏禽夹持装置包括用于与轮带固定的夹持臂和用于托夹雏禽头部的夹持头,所述的夹持头和夹持臂之间为活动铰链联接。
所述的夹持头和夹持臂之间的活动铰链为销钉和扭簧组合。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利用激光作为断喙工具,提高了断喙效率和断喙的安全性,可以在应用在大规模禽类养殖场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附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需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雏禽移送机构,第二部分是用于固定雏禽头部的面罩结构,第三部分是激光断喙机构。设计思路是:利用雏禽移送机构将需要断喙的雏禽移送一个固定的位置,这个位置要对应在面罩机构的面罩处,然后将雏禽的头部固定在面罩机构的面罩上,将激光断喙机构设置在面罩的上方,由激光断喙机构发射出激光,直接作用在雏禽的喙部,完成断喙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博世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博世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992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