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夹心式多模态复合型旋转压电作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99217.0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0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冯浩人;王瑞锋;王亮;金家楣;王鑫;吴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10 | 分类号: | H02N2/10;H02N2/12;H02N2/1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韩天宇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心 式多模态 复合型 旋转 压电 作动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心式多模态复合型旋转压电作动器,包含驱动圆环、连接杆、矩形梁、压电元件组、配重块和连接螺栓;矩形梁一端通过连接杆和驱动圆环的侧壁固连,另一端设有和连接螺栓相匹配的螺纹孔;配重块上设有沉头通孔;连接螺栓依次穿过配重块上的沉头通孔、压电元件组后和矩形梁上的螺纹孔螺纹相连,将压电元件组固定在矩形梁和配重块之间,形成夹心式直梁;驱动圆环的一个端面上周向均匀设有m个驱动齿。本实用新型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不需要复杂的传动和减速机构,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实现小型化,且能强磁场及真空环境下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电驱动技术和二自由度关节模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心式多模态复合型旋转压电作动器。
背景技术
机械臂关节模块通常通过电机和液压驱动,来实现关节模块以及整个机械臂的运动。随着机械臂在科研领域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一些特殊的工作场合对关节模块的驱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不受强磁场干扰、真空环境作业、微型结构等。电磁电机在强磁场环境中无法正常工作,液压驱动无法在真空环境下有效工作,且这两种作动方式都存在机构冗余不利于小型化。夹心式压电换能器作为一种电能转换至机械能的器件,在作动器领域被广泛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种夹心式多模态复合型旋转压电作动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夹心式多模态复合型旋转压电作动器,包含驱动圆环、连接杆、矩形梁、压电元件组、配重块和连接螺栓;
所述矩形梁为长方体,包含第一至第四侧面和两个端面,其中,第一侧面平行于第三侧面,第二侧面平行于第四侧面;
所述连接杆为柱体,其一个端面和所述矩形梁的一个端面固连;连接杆的另一个端面为弧面、和所述驱动圆环的侧面固连;
所述连接杆、矩形梁同轴且轴线经过所述驱动圆环的中心,所述驱动圆环的两个端面和矩形梁的第一侧面平行;
所述矩形梁远离连接杆的端面中心设有和所述连接螺栓相匹配的螺纹孔;
所述压电元件组包含第一至第四扭振压电元件、以及第一至第二弯振压电元件;所述第一至第四扭振压电元件、第一至第二弯振压电元件均呈矩形片状,中心设有供所述连接螺栓穿过的通孔;
所述配重块上设有沉头通孔;所述连接螺栓依次穿过配重块上的沉头通孔、第四扭振压电元件、第三扭振压电元件、第二弯振压电元件、第一弯振压电元件、第二扭转压电元件、第一扭转压电元件后和所述矩形梁上的螺纹孔螺纹相连,将压电元件组固定在矩形梁和配重块之间;所述矩形梁、压电元件组、配重块和连接螺栓形成夹心式直梁;
所述第一至第四扭振压电元件采用四分区压电元件,均沿其中心通孔圆周方向极化、且极化方向均相同;
所述第一至第二弯振压电元件采用二分区压电元件,沿厚度方向极化且两分区的极化方向相反;第一弯振压电元件、第二弯振压电元件的极化方向相反;
所述驱动圆环的一个端面上周向均匀设有m个驱动齿,m为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
所述配重块上还设有用于固定夹心式多模态复合型旋转压电作动器的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夹心式多模态复合型旋转压电作动器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配重块为柱形,且配重块和矩形梁等长,振动模态中压电元件组位于夹心式直梁振动的节点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该夹心式多模态复合型旋转压电作动器的单模态作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992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教育多媒体用散热装置
- 下一篇:移动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