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柱状固定床有机分子筛废气治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3659.0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87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何嘉骆;陈文福;冯海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龙贲环境设计院有限公司;广州市环境保护设备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邓潮彬;刘明星 |
地址: | 528313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赤花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柱状 固定床 有机 分子筛 废气 治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治理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柱状固定床有机分子筛废气治理装置,包括有吸附器主体、进风廊、出风廊、第一盖板阀、第二盖板阀和固定床,吸附器主体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床,固定床中填充有柱状的有机分子筛;吸附器主体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廊通过进风口与吸附器主体相连通,出风廊通过出风口与吸附器主体相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盖板阀和第二盖板阀。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柱状的有机分子筛加强吸附效果,提高VOC气体在固定床中的停留时间,降低处理VOC的成本。同时,把脱附装置和固定床一体化地设置在吸附器主体中,在吸附后不需要把脱附装置拆下便可进行脱附,节省了人力物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治理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柱状固定床有机分子筛废气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处理有机废气的方法主要包含: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膜分离法、生物降解法、低温等离子体法、光催化氧化法和燃烧法等。其中吸附法的是上百年来作为从废气中取出可吸附的VOC或回收溶剂的一种典型方法。
吸附操作的原理是:在气相中需要分离的气体组分,即吸附质可以选择性地与固体表面,即吸附剂相结合,然后再经过脱附的过程又回到气相中去。通常吸附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而VOC废气净化的方法主要采用的是物理吸附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吸附法可以吸收浓度很低,甚至是痕量的组分,经吸附后可大大增浓,因此可以从废气中去除溶液蒸汽和最后经分离来回收溶剂。
吸附过程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大类。物理吸附是一种只通过弱相互作用进行的可逆性吸附,物理吸附作用的能量一般小于63-84kJ/mol,在物理吸附的过程中,液体或气体分子通过范德华力、偶极-偶极相互作用、氢键等在固体材料表面上结合。对一定的固体吸附剂来说,比表面积越高,其表面能越大,体系越不稳定。为使体系趋于较稳定的状态,表面有通过吸附气体分子而降低表面能的的倾向。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或浓度下,一定量吸附剂吸附的吸附质的量称为吸附量。对于气固吸附,吸附量除了与吸附剂和吸附质本身有关,还与温度、压力等有密切的关系。在压力较小的范围内,吸附量随着气体压力的增大而急剧增加,随着压力增加,吸附量的增加速度逐渐缓慢下来直到吸附表面达到饱和;温度对吸附量也有较大的影响,低温有利于吸附,随着温度升高,吸附量逐渐降低。
吸附分离材料是吸附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分为无机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两大类。从材料化学结构的角度来看,吸附分离材料可分为无机吸附剂、高分子吸附剂和炭质吸附剂三类。无机吸附剂是指具有一定晶体结构的无机化合物,大多数是天然的无机物,如沸石、蒙脱土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合成硅胶和分子筛。有机高分子吸附剂是由单体聚合而成,通过改变单体的组成和聚合方法可以制得不同结构的吸附材料,此外这类材料还可以进一步用化学方法改性从而制得有各种功能基团的吸附材料,如有机分子筛等。炭质吸附剂是一类介于无机吸附剂和有机吸附剂之间的一类材料,包括活性炭、活性炭纤维等,材料来源广泛且成本低廉,近年来受到追捧,但存在化学吸附及安全性的问题。
近年来,有机分子筛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物理吸附剂开始受到材料化学家和工业界的注意,并开始在工程上应用于VOC的处理中。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
1、已经商品化的吸附剂的吸附容量比较小,而且有部分不耐水,不耐酸碱,质量上参差不齐,吸附效率不能控制在一个稳定水平,使得VOC的排放量可以稳定达标。
2、吸附后需要通过脱附装置对吸附剂进行脱附,不能进行在线脱附,自动化程度低,当吸附器主体里面的吸附剂达到一个吸附周期或吸附饱和时,需要把脱附装置拆下进行脱附,浪费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柱状固定床有机分子筛废气治理装置。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龙贲环境设计院有限公司;广州市环境保护设备厂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龙贲环境设计院有限公司;广州市环境保护设备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36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