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频振动致动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1125.1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7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朴康浩;安成德;林钟泰;朴赞祐;吴知映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N2/02 | 分类号: | H02N2/02;H02N2/04;H01L41/09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王建国;李琳 |
地址: | 韩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频 振动 致动器 装置 | ||
提供了一种低频振动致动器装置。低频振动致动器装置包括:基板,其包括一对连接电极;致动器,其设置在所述一对连接电极上,以产生振动;支撑件,其设置在致动器上;振动膜,其设置在支撑件上,以根据致动器振动;以及振动块,其设置在振动膜上,以根据振动膜振动。致动器包括多个层压绝缘层和内部电极,所述内部电极交替层压在彼此相邻的绝缘层之间,并且与振动膜接触的支撑件的顶表面的面积等于或小于与致动器接触的支撑件的底表面的面积。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美国非临时专利申请要求于2019年10月28日提交的第10-2019-0134859号和第10-2020-0035159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低频振动致动器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频振动致动器装置, 其包括支撑件和具有各种形状的振动块。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振动致动器装置可以是使用电动机、压电元件、电致伸缩元件和电容元件来产生和传递振动的致动器元件。振动致动器装置可以实现将振动传递到人或动物的指尖、皮肤和体内组织的功能。振动致动器装置可以应用于诸如触摸屏、触觉显示、增 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混合现实(MR)的各种技术和工业领域以及生物诊断 领域。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低频振动致动器装置,其输出能够被人类检测到的低频。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目的不限于上述技术目的,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说明书和 所附权利要求中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技术目的。
本发明构思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频振动致动器装置,该低频振动致动器装置 包括:基板,其包括一对连接电极;致动器,其设置在一对连接电极上,以产生振动; 支撑件,其设置在致动器上;振动膜,其设置在支撑件上,以根据致动器而振动;以及 振动块,其设置在振动膜上,以根据振动膜而振动,其中,致动器包括多个层压绝缘层 和内部电极,内部电极交替地层压在彼此相邻的绝缘层之间,并且与振动膜接触的支撑 件的顶表面的面积等于或小于与致动器接触的支撑件的底表面的面积。
在本发明构思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低频振动致动器装置包括:下基板,其包括一对连接电极;致动器,其设置在一对连接电极上,以产生振动;第一支撑件,其设置在 致动器上;第一振动膜,其设置在第一支撑件上;振动块,其设置在第一振动膜上;第 二振动膜,其设置在振动块上;第二支撑件,其设置在第二振动膜上;以及上基板,其 设置在第二支撑件上,其中,第二支撑件的顶表面与上基板接触,并且致动器的共振频 率大于振动块的共振频率。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以提供对本发明构思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 明书的一部分。附图说明了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构思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从上侧观察时低频致动器装置的平面图;
图2A是沿图1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
图2B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低频致动器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低频致动器装置的致动器内部的截面图;
图4A和图4B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低频致动器装置的前视图和侧视图;
图4C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低频致动器装置的前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从上侧观察时低频致动器装置的基板的平面图;
图6A和图6B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低频致动器装置的前视图和侧视图;
图7A、图8A、图9A、图10A、图11A和图12A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低 频致动器装置的前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未经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11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