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钢轨监测设备的安装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8414.1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6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峰;闫秋吉;刘尚超;黄天新;王智新;史龙;谭树林;刘振华;郭海雯;韩明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9/08 | 分类号: | B61K9/08;B61K9/10;B61L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张陆军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钢轨 监测 设备 安装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路钢轨监测设备的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包括钩型压板、压板座,所述钩型压板上端与压板座转动连接,所述压板座面向轨腰的安装板用于固定监测设备,当面上固定有监测设备时,所述监测设备通过转动部的转动始终与轨腰面贴合;所述钩型压板的下端固定有位于钢轨下方的底板,所述钩型压板通过底板与位于钢轨另一侧的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部为铰接部件,所述铰接部件包括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的转动面与钢轨垂直。本申请通过在压板座与钩型压板之间设置转动部,使得致钩型压板在一定变形范围内,压板座上的监测设备始终与钢轨贴合,从而不影响监测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路钢轨监测设备的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对铁路的监测,铁路上是需要设置监测设备的,在铁路变形或者道岔等特殊情况下,监测设备可能由于上述情况导致无法监测。以道岔为例,道岔是一种使列车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通常在车站、编组站大量铺设。道岔数量多、构造复杂、养护维修投入大,是决定列车运行速度的关键点之一。
与正线相比,岔区的钢轨结构相对薄弱。钢轨会在道岔转换过程中产生弹性形变,在列车过岔时受轮对道岔进行直接冲击;部分本身存在内部缺陷的钢轨在此工况下会因缺陷部位出现应力集中而导致开裂甚至折断。若道岔尖轨和心轨出现的裂痕甚至断裂未能及时发现并更换受损设备,将严重威胁行车安全。
道岔钢轨与基本轨不直接连通,现有轨道电路的断轨检测无法对其进行监测。针对现有问题,论文《铁路道岔尖轨及长心轨导播检测技术研究》提出,尖轨及心轨尖端结构复杂,设备密集空间狭小,过车振动剧烈,现有监测设备(换能器)无法在这一位置稳定安装并有效运行。论文《浅谈对SC325道岔的全面检测》提出,我国目前对于道岔断轨的检查是由人工采用多种检测设备在天窗时期进行。综上所述,由于无法在岔区钢轨上安装监测设备,在列车运行较为密集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在岔区钢轨上安装检测设备后,列车长期碾压在岔区轨道上,容易对钢轨轨道上安装的检测设备造成极大的挤压力度,从而使得安装设备出现变形的状况。
因此,如何安稳的在变形或者移动的钢轨上安装检测设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钢轨在一定范围内变形时保证监测设备能继续对钢轨监测。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铁路钢轨监测设备的安装装置。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铁路钢轨监测设备的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包括钩型压板、压板座,所述钩型压板上端与压板座转动连接,所述压板座面向轨腰的安装板用于固定监测设备,当面上固定有监测设备时,所述监测设备通过转动部的转动始终与轨腰面贴合;
所述钩型压板的下端固定有位于钢轨下方的底板,所述钩型压板通过底板与位于钢轨另一侧的连接组件固定连接;
所述转动部为铰接部件,所述铰接部件包括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的转动面与钢轨垂直。
优化的,所述安装装置还包括钩座组件和多个第一钩头组件;
所述钩座组件中部开设有限制底板在导轨长度方向晃动的导向支撑槽,所述钩座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导向支撑槽两侧边设置的第二钩头组件,所述第二钩头组件和第一钩头组件用于导向轨底两侧边,且通过底部对应设置的螺杆和开设的杆孔固定连接。
优化的,所述底板可在导向支撑槽上滑动,且远离钢轨一侧伸出导向支撑槽,且伸出部分的底部向下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外立面与底板的外立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优化的,所述连接组件由连接座体和固定在连接座体侧边且可伸进底板上开设的杆孔内的螺杆组成。
优化的,所述连接组件和第一钩头组件的结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84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MCU之间的单线双向通讯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动取椰子水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