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步履式顶推设备及顶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36303.0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2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卞永明;邵杰;杨濛;秦利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新机电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21/06 | 分类号: | E01D21/06;E01D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094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步履 式顶推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步履式顶推设备和推顶方法,设备包括底座、第一千斤顶、第二千斤顶和油缸,第一千斤顶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二千斤顶与底座滚动连接,油缸的外缸筒固定连接第一千斤顶,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二千斤顶,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的上方接触待推送件,待推送件与第一千斤顶面接触或滚动接触,接触件与第二千斤顶面接触或滚动接触,油缸带动第二千斤顶水平移动,通过待推送件与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接触方式的切换实现待推送件随第二千斤顶水平移动,油缸、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均与控制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提升顶推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提高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工程装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步履式顶推设备顶推方法。
背景技术
顶推装置已广泛应用在桥梁施工领域,尤其应用在桥梁跨度大、跨河、跨海、跨路等施工环境复杂的条件下。顶推施工分为拖拉式顶推和步履式顶推两种。推拉式顶推施工时,当顶推距离较长,需液压缸多次顶推完成施工任务,且顶推装置必须有反力座,顶推行程的叠加施工需反复将反力座拆卸前移,施工繁琐、耗时多;步履式顶推通常是将桥梁“顶起、平推、下放、复位”4个步骤循环步进式推进,施工效率有所提高,且反力仅为装置内力,但其每移动依次都需要顶起再放下,顶起再放下的过程中振动会给待顶推件带来损害,同时现有步履式顶推装置多采用面接触,推动过程中滑动摩擦面易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步履式顶推设备顶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步履式顶推设备,包括底座、第一千斤顶、第二千斤顶和油缸,所述第一千斤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千斤顶与底座滚动连接,所述油缸的外缸筒固定连接第一千斤顶,所述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二千斤顶,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的上方接触待推送件,所述待推送件与第一千斤顶面接触或滚动接触,所述接触件与第二千斤顶面接触或滚动接触,所述油缸带动第二千斤顶水平移动,通过待推送件与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接触方式的切换实现待推送件随第二千斤顶水平移动,所述油缸、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均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的油缸为液压油缸,所述的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均为液压千斤顶。
所述的第二千斤顶通过千斤顶滚轮与底座滚动连接,所述千斤顶滚轮沿设置于底座的滑轨运动。
所述的第一千斤顶设置第一切换模块,所述第一切换模块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部设有第一面接触体和第一滚动接触体组件,所述第一面接触体通过第一面接触体抬升机构进行竖直升降,所述第一滚动接触体组件通过第一滚动接触体组件抬升机构进行竖直升降,所述第一面接触体抬升机构、第一滚动接触体组件抬升机构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的第一面接触体抬升机构和第一滚动接触体组件抬升机构均为直线电机。
所述的第一滚动接触体组件包括第一接触体滚轮和第二接触体滚轮,所述第一接触体滚轮、第一面接触体和第二接触体滚轮沿第二千斤顶运动方向依次排列。
所述的第二千斤顶设置第二切换模块,所述第二切换模块包括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部设有第二面接触体和第二滚动接触体组件,所述第二面接触体通过第二面接触体抬升机构进行竖直升降,所述第二滚动接触体组件通过第二滚动接触体组件抬升机构进行竖直升降,所述第二面接触体抬升机构、第二滚动接触体组件抬升机构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的第二面接触体抬升机构和第二滚动接触体组件抬升机构均为直线电机。
所述的第二滚动接触体组件包括第三接触体滚轮和第四接触体滚轮,所述第三接触体滚轮、第二面接触体和第四接触体滚轮沿第二千斤顶运动方向依次排列。
一种利用所述的步履式顶推设备的顶推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控制器控制第二千斤顶与待推送件面接触,控制第一千斤顶与待推送件滚动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新机电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未经上海同新机电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63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