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结构光3D测量的创面评估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33233.3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5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韩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07 | 分类号: | A61B5/107;A61B5/00;A61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结构 测量 创面 评估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结构光3D测量的创面评估系统,至少包括图像采集模组和处理器,
图像采集模组:用于根据来自处理器的创面测量指令对患者的创面进行图像采集;
处理器:用于根据医护的操作指示向所述图像采集模组发送创面测量指令,并至少基于经所述图像采集模组处理后得到的图像数据建立关于创面的三维模型,
其特征是,所述图像采集模组至少包括第一图像采集模组、第二图像采集模组以及自调节支撑架,
第一图像采集模组:搭载在所述自调节支撑架上且用于以第一投射规则利用第一光线来获取第一观测区域图像,并基于其可至少识别出所述第一观测区域图像中的创面信息;
第二图像采集模组:搭载在所述自调节支撑架上且用于以第二投射规则利用第二光线来获取第二观测区域图像,并基于其可至少识别出所述第二观测区域图像中的至少包括与无创腔区域对应的第一实时血管信息、与竖向不可视腔体区域对应的第二实时血管信息和与竖向可视腔体区域对应的第三实时血管信息中的一个或几个实时血管信息;
自调节支撑架:被构造为在利用第一图像采集模组确定待测创面的三维中心轴的情况下至少能够基于来自所述处理器的至少一个投射规则信息来分别控制其设置的至少一个电机运动以允许第一图像采集模组利用第一光线来获取第一观测区域图像和/或第二图像采集模组利用第二光线来获取第二观测区域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面评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组可基于其采集到的第一观测区域图像处理得到的创面完整度指示所述自调节支撑架相对其定位底座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组能够在其满足有效摄像距离的同时覆盖到完整创面且可处理得到关于患者创面的三维中心轴,
所述自调节支撑架可利用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组来保持其与患者皮肤之间的预设距离范围以基于来自于所述处理器的第二投射规则指示其架体上设置的至少一个配合面绕患者肢干转动以配合所述第二图像采集模组投射第二光线来获取第二观测区域图像且使得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组能够基于其在所述自调节支撑架上的至少一个配合面以第二投射规则绕患者肢干转动的方式处理得到所述自调节支撑架执行第一投射规则所需的最优投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创面评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处理器至少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通过非图像处理的方式所录入的创面信息;
第一立体模型处理器,用于获取结合由信息采集模块和第一图像采集模组所分别获得的创面信息对与无创腔区域对应的第一实时血管信息进行反向三维模拟构建所获得的第二模拟立体模型,以及结合由信息采集模块和第一图像采集模组所分别获得的创面信息对与竖向不可视腔体区域对应的第二实时血管信息和与竖向可视腔体区域对应的第三实时血管信息进行反向三维模拟构建所获得的第三模拟立体模型,并利用所述第二模拟立体模型与第三模拟立体模型进行时空交互式反向验证更新的方式生成用以评估慢性创面的第一模拟立体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创面评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处理器还包括:
观测区域更新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组对所述第一观测区域图像处理后得到竖向可视腔体区域时,结合所述竖向可视腔体区域和至少包括由信息采集模块和第一图像采集模组所分别获得的创面信息,进行区域预测以得到与所述竖向可视腔体区域相邻的且无法被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组从皮肤表层所识别到的竖向不可视腔体区域、以及与所述竖向不可视腔体区域相邻的且至少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组从皮肤表层未识别到创面的无创腔区域,并基于此来更新第一观测区域,得到所述第二模拟立体模型与第三模拟立体模型进行时空交互式反向验证更新所需的且至少包括无创腔区域、竖向不可视腔体区域和竖向可视腔体区域的第二观测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任所述的创面评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处理器还包括:
贴片泵,用于佩戴在患者的创面附近并根据来自所述处理器的药物方案执行创面药物注射,和/或在响应于所述处理器的创面测量指令的情况下,以非入侵的方式间接采集佩戴有该贴片泵的患者的至少与血糖有关的生理信息并将其发送到与该贴片泵预先配对且至少具备生理信息分析模块的处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人民医院,未经甘肃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323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