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粘附自修复止血海绵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04572.0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1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军;袁坤山;张淑欣;车超越;侯文博;尹玉霞;鲁守涛;段翠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4/08 | 分类号: | A61L24/08;A61L24/06;A61L24/02;A61L24/00;C08F251/00;C08F220/56;C08F220/06;C08F222/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100 山东省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附 修复 止血 海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粘附自修复止血海绵及其制备方法。该止血海绵由多巴胺接枝氧化海藻酸、丙烯酰胺、丙烯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经中和后,加入凝血交联剂和氧化还原引发剂交联,程序冻干制得。本发明制备的止血海绵不但可快速吸收血液或渗透液,形成凝胶,对腔体表面损伤血管形成压迫,促进止血,而且可粘附腔体表面,在进一步促进止血的同时,防止位移。本发明所述止血海绵吸收血液或渗透液后,可形成动态键,具有一定的自修复功能。故本止血海绵具有快速高效止血、可粘附和自修复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粘附自修复止血海绵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的医用止血海绵具有可快速膨胀止血的同时,起到可粘附、防止位移、自修复的功效。
背景技术
在突发性事故的急救、手术以及在战争中,50%的死亡是因大量出血导致。一些传统的止血材料,例如止血纱布、止血绷带、止血棉纱等,他们的止血能力有限,止血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开发出高效而且快速可吸收的止血材料及产品,在出血发生后的1-2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快速止血,这成为止血材料研发的主要目标之一。止血海绵是一种用于在进行外科手术时对伤口进行止血的材料,当将止血海绵贴敷到血管破损处时,其中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会与血小板发生粘着和凝聚作用,然后形成血小板血栓,继而凝成纤维蛋白栓塞来堵住血管破损处,从而达到止血作用。
目前,常见的止血海绵有明胶类、海藻酸盐类、壳聚糖类、氧化纤维素类、淀粉类等。其中,明胶类和壳聚糖类止血海绵,具有较好的止血功效。但是,这类产品具有潜在的病毒源性。以纤维素类、海藻酸盐类等为主要成分的止血海绵产品,它们不具备生物活性,而是通过吸收血液中的水分来浓缩血液中有效成分,或封堵出血创面,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通常这类原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其制备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便。然而,针对一些不可控的大出血,由于其易位移、强度低、膨胀率低、不激发内源性止血功能的缺点,存在止血效果差的问题。
例如在申请号为201710662862 .4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生物体海绵状医用止血材料。该止血材料通过氧化海藻酸钠与明胶发生化学交联反应,通过冻干法来来制备一种生物体海绵状医用止血材料。该止血材料采用的材料为天然生物材料:海藻酸钠和明胶,与其他合成的伤口海绵相比,与生物组织有更好的亲和性,有机溶剂较少,对皮肤无刺激性。制备方法简单,具有柔软性好、生物相容性好、可自修复等特点。但该止血材料溶胀后强度低、且不易粘合组织,也不能激发内源性止血过程,故存在止血效果较差的问题。
申请号为201580033218.X的发明专利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密封穿过组织的穿孔的密封件。该密封件包括细长的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细长的第一部段包括近端部、远端部和大小适合于递送到穿过组织的穿孔内的横截面,第二部段从第一部段的远端部延伸。第一部段可由当暴露于穿孔内的生理流体时膨胀的冷冻干燥的水凝胶形成。第一部段包括壳聚糖和至少一种额外的聚合物。第二部段可由非冷冻干燥的非交联水凝胶前体的固态实体形成。前体处于不反应状态直到暴露于水性生理环境,由此前体经受彼此原位交联以提供键合到第一部段的粘合层。第二部段可还包括壳聚糖。该密封件也提供了用于将密封件递送到穿过组织的穿孔内的设备和方法。但该密封件第二段中非冷冻干燥的非交联水凝胶前体的固态实体遇到血液或者组织液后易失活,与组织发生粘合作用较弱。该密封件第一段溶胀率低,膨胀后,起到的栓塞作用有限。且该密封件不能激发内源性止血过程,也存在止血效果较差的问题。
综上所述,临床上急需一种生物相容性好、不易位移、强度高、膨胀率高、可自修复、可激发内外源性双重止血功能的止血海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相容性好、不易位移、强度高、膨胀率高、可自修复、可激发内外源性双重止血功能的止血海绵。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45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