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粘附自修复止血海绵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04572.0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1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军;袁坤山;张淑欣;车超越;侯文博;尹玉霞;鲁守涛;段翠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4/08 | 分类号: | A61L24/08;A61L24/06;A61L24/02;A61L24/00;C08F251/00;C08F220/56;C08F220/06;C08F222/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100 山东省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附 修复 止血 海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可粘附自修复止血海绵,其特征在于,由重量百分比为1.5-3.5%的多巴胺接枝氧化海藻酸、20-30%的丙烯酰胺、13-20%的丙烯酸和0.01-0.02%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经碱性中和剂中和后,加入凝血交联剂和氧化还原引发剂,引发交联,再经程序冻干、灭菌制得;所述氧化还原引发剂为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的组合物,其重量占丙烯酰胺和丙烯酸总重量的4%,其中,过硫酸铵与亚硫酸氢钠的重量百分比为10-12:5;
所述多巴胺接枝氧化海藻酸与凝血交联剂的重量比为9:1-3;所述丙烯酰胺与丙烯酸的重量比为3:1-3;
所述凝血交联剂为氯化钙、硫酸钙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多巴胺接枝氧化海藻酸的粘度为200-500mPa·s,氧化度为80%-90%,多巴胺接枝率为10%-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粘附自修复止血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中和剂为氢氧化钠、磷酸氢二钠、碳酸氢钠、碳酸钠、柠檬酸钠、乙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粘附自修复止血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交联反应:将多巴胺接枝氧化海藻酸、丙烯酰胺、丙烯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加入到纯化水中,在100-200rpm下搅拌至完全溶解,滴加碱性中和剂至溶液为中性,加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凝血交联剂,100-200rpm下搅拌均匀,在氮气保护下60℃反应3h,得凝胶状产品;
(2)透析:将步骤(1)中得到的凝胶产品,置于其自身溶胀后重量的10倍纯化水中,在50-100rpm搅拌下,进行透析24h,得去除氧化还原引发剂的凝胶状产品;
(3)冻干:将步骤(2)中透析完成的凝胶状产品置于模具中,置入冻干机中,经预冻和程序升华干燥后得到未灭菌可粘附自修复止血海绵;
(4)灭菌:将步骤(3)中得到的未灭菌可粘附自修复止血海绵,经包装、15-25K电子束辐照灭菌,得可粘附自修复止血海绵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粘附自修复止血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碱性中和剂浓度为5-15mol/L。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粘附自修复止血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中性为pH值在6.5-7.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粘附自修复止血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透析24h为每8h更换一次纯化水,透析3次。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粘附自修复止血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预冻和程序冻干的方法为:-50℃预冻4小时,结束后抽真空,真空度应小于15pa;此后,每10℃为一个阶段升温,升温时间2小时,恒温时间3小时,直到升温至30℃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45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