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交通设计方案评价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2500.1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8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孙军国;肖骁;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宇杨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交通 设计方案 评价 方法 装置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设计方案评价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获取轨道交通设计方案对应的设计数据,对轨道交通设计方案中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仿真,获取轨道交通设计方案中线路的运行指标,根据运行指标计算轨道交通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并对轨道交通设计方案进行评价,能够模拟轨道交通设计方案的运行,在设计阶段就能获知轨道交通设计方案的精确评价结果,从而为当前轨道交通设计方案的优化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设计方案评价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项目工期长、投资大、涉及人员多,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阶段缺乏积累和传承,上下游沟通少,运营接不住,设计数据遗失,改造成本高。具体表现为:设计方案缺少合理的验证模型,设计流程复杂,周期长、成本高;设计参数与施工建设偏差大,有较多返工和资源浪费;线路设计与乘客出行需求不符,导致使用体验不佳。目前对于轨道交通设计方案的评价,一般采用人工计算、静态计算的方式,粗略获取当前设计方案的应用效果,人工计算的方式费时费力且准确率不高,并且静态计算的方式不能提前获知在当前设计方案下轨道交通的运行状况,不能实现对当前轨道交通设计方案的优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设计方案评价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设计方案评价方法,包括:
获取轨道交通设计方案对应的设计数据;
根据所述设计数据,对所述轨道交通设计方案中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仿真,获取所述轨道交通设计方案中线路的运行指标;
根据所述轨道交通设计方案中线路的运行指标计算轨道交通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并根据所述轨道交通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对所述轨道交通设计方案进行评价。
可选地,所述获取轨道交通设计方案对应的设计数据包括:
接收用户从方案组件库中选择的设计方案模块并进行组合,获得轨道交通设计方案对应的设计数据。
可选地,所述设计数据,包括:
车辆编组方案、运输组织方案、列车运行交路、线路设计运输能力、运营计划、配线设计、建设及运营管理方式、线路基础信息和车辆性能;
其中,所述车辆编组方案,包括列车定员、高峰小时需要开行列车对数、高峰小时行车间隔、运用车数、备用车、检修车、车辆编组,配置列车数;
所述运输组织方案,包括:大站间高峰小时大站OD交换量分析、大站停站车站、大站高峰小时断面客流量、快车开行对数、票价;
所述列车运行交路,包括:列车运行交路、大小交路比例、交路高峰小时行车间隔、高峰小时列车对数、运用车数、配置车数;
所述线路设计运输能力,包括选用的信号系统;
所述运营计划,包括:运营时间、全日行车计划、停站时间、区间走行时间、列车运行时分、运行交路等,起终点站掉头时间;
所述配线设计,包括:返线、故障列车待避线、渡线、联络线、支线接入线、车辆出入线和安全线的设计;
所述建设及运营管理方式,包括:运营人员的配备组织;
所述线路基础信息,包括:车站位置、车站乘客走行方案、区间线路、线路运营长度;
所述车辆性能,包括:车辆长度,牵引、制动的性能、单位车公里所消耗的牵引电量。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设计数据,对所述轨道交通设计方案中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仿真,获取所述轨道交通设计方案中线路的运行指标,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25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