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钒酸铯红外倍频晶体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3200.3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0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弛;吴超;林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29/30 | 分类号: | C30B29/30;C30B7/10;G02F1/355;G02F1/37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刘燕武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钒酸铯 红外 倍频 晶体 材料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钒酸铯红外倍频晶体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该晶体材料的化学式为Cs2V4O11,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ca21,晶胞参数为α=β=γ=90°,Z=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钒酸铯材料具有较大的倍频效应,在1064nm激光照射下,粉末倍频强度约为KH2PO4(KDP)晶体的12倍;在2.10μm激光照射下测得粉末倍频效应强度约为AgGaS2晶体的2.2倍。在波长1064nm的激光下测得激光损伤阈值为已商业化的红外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AgGaS2的24倍。此外,该晶体材料在可见光和红外区有很宽的光学透过范围,完全透过波段为0.33~14.80μm,在激光频率转换、光电调制、激光信号全息储存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晶体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钒酸铯红外倍频晶体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背景技术
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倍频效应(SHG),是一种重要的光电功能材料,在激光频率转换、光电调制、激光信号全息储存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依据透光波段和适用范围,无机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可以分为紫外光区非线性光学材料、可见光区非线性光学材料和红外光区非线性光学材料。目前已商业化的紫外和可见光区的非线性光学材料有BBO(β-偏硼酸钡)、LBO(硼酸锂)、KDP(磷酸二氢钾)、KTP(磷酸钛氧钾)等。然而,相比于已商业化的紫外和可见光区材料,红外光区域的非线性光学材料距离实际应用仍有一定差距,其原因在于现有的红外非线性光学材料,如AgGaS2、AgGaSe2等,虽然具有较大的倍频强度、较宽的红外透过范围,但是其合成条件苛刻,不易长成大的光学质量高的单晶,特别是激光损伤阈值过低等问题导致其仍不能满足实用化要求。因而红外光学倍频晶体材料的研究成为了当前无机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如专利CN101871125A公开了一系列稀土氧化物激光晶体材料,其具有如下所示的分子式:(LnxRe1-x)O3,0<x<0.3,其中Ln=Yb,Tm,Nd,Er,Ho,YbyEr1-y或TmyHo1-y;0<y<1;Re=Lu,Sc,LuzY1-z或SczY1-z;0<z<0.3。该专利的晶体材料具有高透明性,但是其透光范围窄,难以满足红外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应用需求。
另外,如中国专利ZL200710126779.1公开了一种新型红外非线性晶体钒酸铯,其分子式为CsV2O5,该化合物CsV2O5的倍频强度约为KDP的6倍,且相位不匹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钒酸铯红外倍频晶体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提出了一种钒酸铯红外倍频晶体材料,其化学式为Cs2V4O11。
进一步的,该晶体材料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ca21,晶胞参数为α=β=γ=90°,Z=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32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